-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所胜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我克”者为“我所胜”。如“木克土”,木为“我”,木之“所胜”是土。
-
所不胜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我“所不胜”。如“木克土”,土为“我”,土之“所不胜”是木。
-
克
概述:克:1.重量单位;2.克制;3.消化。重量单位·克:克(gram)为质量单位。克,代号“g”。1000g为1kg。克制·克:克指克制,如五行相克。消化·克:克指消化。《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虚损论》:“饮食不能消克。”
-
辛胜酸
辛胜酸五行学说术语。指辛与酸五行相克,故辛味能克制酸味。《素问·五运行大论》:“酸伤筋,辛胜酸。”
-
苦胜辛
苦胜辛苦与辛五行相克,故苦味能抑制辛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伤皮毛,苦胜辛。”王冰注:“苦,火味,故胜金辛。”
-
七传
七传指古人以五行相克推演疾病的七种传变。根据十天干,隔七位相传,每一天干所属的五行,到第七个天干的五行必是相克的。仿此推算则乙木为辛金所克,丙火为壬水所克,丁火为癸水所克,戊土为甲木所克,己土为乙木所克等。《难经·五十三难》:“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何谓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
-
土克水
土克水指五行学说的一种相克关系。脾属土,肾属水,脾土能制约肾水,使其不致泛滥妄行的作用。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相生意味着相互滋生或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又称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或抑制,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等。
-
五变
概述:五变:1.与五脏相应的色、时、音、味、日等五种变化;由于形体与岁运之间五行相克的关系,以致成为发病的因素。《黄帝内经灵枢·五变》:“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文中举出五种不同的病变,说明疾病的发生,也由于人体骨节、皮肤、腠理的坚固与脆弱等情况来决定。
-
思胜恐
思胜恐思与恐五行相克关系,故忧思能克制恐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思胜恐。”王冰注:“深思远虑,则见事源,故胜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