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
组成集的每个事物称为该集的元素。例如,中医脏腑理论中的“脏”,即是一个由“心”、“肝”、“脾”、“肺”、“肾”组合而成的“集”,称为“五脏”;同理,“腑”也是由“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组成的“集”,称为“六腑”。
-
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
-
子宫生理研究
子宫生理研究是关于子宫生理机能的研究课题。研究认为,子宫是一个亦脏亦腑又非脏非腑,能藏能泻,具有行月经,主胎孕、泌带液、促分娩、排恶露功能,体现了子宫是脏与腑双重功能活动的特殊脏器。
-
羊脏散
《疡科选粹》卷五:组成:羊脏头、皮消、槐枝、柳枝、防风、荆芥、川椒。主治:痔疮。制备方法:羊脏头1个,装皮消在内,系紧两头,用阳城罐仍用铁丝丫髻放在内,上用一钉,横在罐口,将铁线系脏挂在内,用油盏盖口,盐泥固封,火煅过,取脏、消并滴下汁,为末。
-
藏
藏㈠(cáng)①收存,储藏。《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②受盛,容纳。《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㈡(zàng)古“臓(脏)”字。
-
间脏
间脏五行学说术语。指疾病由母脏传子脏,不传所胜之脏,而传于所生之脏。如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母子相传。《难经·五十三难》:“间脏者,传其子也。”
-
二火
肝、心之火:二火指肝、心之火。《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王冰注:“二火,谓二阳脏;三水,谓三阴脏。二阳脏者,心肺也,以在膈上故。然三阴之气,上胜二阳,阳不胜阴,故脉乱而无常也。”
-
风中藏
风中藏为病证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脏。中风证候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症见猝然昏迷,不能言语,唇缓不收,口角流涎等。《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神昏不语,口缓涎出,邪在脏也。”
-
中脏
中脏为病证名,中风证候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症见猝然昏迷,不能言语,唇缓不收,口角流涎等。《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神昏不语,口缓涎出,邪在脏也。”
-
肝坚
肝坚生理学名词。指肝脏强健,功能正常。《灵枢·本脏》:“肝坚则脏安难伤。”
-
脏主冬
谓脏病应主刺与冬相应的井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主冬,冬刺井;又:“何谓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岐伯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
藏象
藏象是指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人体外部的征象。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出《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藏,古通“脏”,藏象即指人体内脏生理机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而显现于外的征象。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和气、血、精、津液等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奇恒,指异乎平常。这些脏器形态多中空似腑,功能又多能贮藏精气而似脏。《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马莳注:“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
坚
坚①脉象名。指坚实而有硬度的脉象。与实脉同。《素问·病能论》:“聚者坚也,搏者大也。”《诊家正眼》:“曰坚者,实之别名也。”《灵枢·本脏》:“心坚则脏安固守,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素问·疟论》:“故先其时固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固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
枳壳除痔丸
处方:大枳壳120克(去瓤,别为末)大草乌120克(不去皮、尖,别为末)制法:上以草乌细末,人猪大脏内,用醋2~2.5千克,煮干,如未烂,更加醋煮十分烂为度,余醋些小捣候脏烂,却入前枳壳末再捣匀,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疮。属热毒者,减草乌,增入黄连、槐花之类。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
-
声怯
声怯病证名。系指因身体虚弱所致的声音低微病证。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肾为声音之根,脏腑健旺则声音洪亮,脏腑虚弱则声音低微。故《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声音出于脏气,凡脏实则声宏,脏虚则声怯。故凡五脏之病皆能为喑。”治应补益中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也可滋补肾气,方用右归丸加减。
-
胆气
胆气即胆的精气,表现为胆分泌与排泄胆汁及主决断的功能活动。胆气升发条达,有助于其它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脾胃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泻、肠澼不一而起矣。”
-
五华
五华为五脏精气于体表某些组织或部位的荣华显露,主要表现于面、毛、爪甲、头发和唇四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心…其华在发”;其华在唇四白”。面、皮毛、爪甲、头发和唇四周,明润光泽为各脏精气充足,若枯槁变形为脏精亏虚。五华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
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为伤寒著作。十四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黄元御撰。作者对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编次颇多攻讦,并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书中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六经病证,予以剖析贯穿,并注明本病、经病、腑病、脏病、坏病及传腑、传脏、入阳入阴等不同情况,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
-
桂扁猪脏饮
处方:雄猪大脏1条(洗净),桂圆肉2两,新鲜扁豆花4两。功能主治:大便下脓血,日夜数次,数年久病。用法用量:将后2味同打烂,用白糯米拌和,装入脏内,两头扎住,砂锅内烧烂,忌见铁器。然后将人中白炙脆,研末蘸吃,或酱油蘸吃亦可,不论吃粥、吃饭、空口皆可吃。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二,名见《医学实在易》卷七
-
悬绝
悬绝脉象名。系一种危重病脉象。指某脏之脉与其它脏之脉明显差异。一说“悬”为忽有忽无,断续而见。“绝”指脉动欲绝,良久一动。《素问·阴阳别论》:“凡持真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
阴脏
概述:阴脏:1.脾、肺、肾三脏;脾、肺、肾三脏·阴脏:阴脏是指五脏中,脾、肺、肾三脏属阴,故称。阴盛体质之人·阴脏:阴脏泛指阴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阴脏者,一犯寒凉则脾肾必伤,此其阳之不足。”
-
逆死
逆死病因病理学名词。指病邪传变至相逆之脏而死。按五行生克规律,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严重时,常死于其所不胜之脏,称逆死。《素问·玉机真藏论》:“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
-
罗浮山人
罗浮山人①唐道士。名轩辕集。玄宗好道,诏其赴京师,授朝奉大夫、广州司马,固辞不受。②清医生。有感于医者不明脏腑,误用刀圭,以人命试其术之得失,乃参阅西方人体图谱,又精研《参同契》历脏之说,撰人生生之所以然及脏腑真形十二篇,名《医学引蒙新说》(1891年),后易名为《历脏篇》,附有《鼠疫病情验方》。
-
音气
音气生理学名词。指发生声音的气力。声音的大小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肺主呼吸,脾主生气,肾主纳气。三脏之气盛,发出的气声洪亮;三脏气衰,则声音低微,气弱懒言。《灵枢·终始》:“音气益彰,耳目聪明。”
-
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mutualrootingofyin-yang)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指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这种观点在中医学中常用以说明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联系。《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
牝脏
概述:牝脏即阴脏。出《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脾、肺、肾三脏·牝脏:阴脏为五脏中,脾、肺、肾三脏属阴,故称。阴盛体质之人·牝脏:阴脏泛指阴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阴脏者,一犯寒凉则脾肾必伤,此其阳之不足。”
-
折伤吐血
折伤吐血病证名。因折伤所致的吐血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折伤吐血证治》:“病者因坠闪肭,致伤五脏,损裂出血,停留中脘,脏热则吐鲜血,脏寒则吐瘀血,如豆羹汁。此名内伤。”可用加味芎汤。
-
震灵散
《产科发蒙》卷二:方名:震灵散组成:茯苓10钱,辰砂5钱。主治:妇人妊娠脏燥,心中虚悸,烦闷气逆。用法用量:每服7-8分,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阿脲
阿脲即四氧嘧啶。为丙酮二酸的酰脲,可由尿酸的氧化合成。对胰脏的兰氏岛(isletofLangerhans)即胰岛(pancreasislet)的β细胞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中止胰岛素的分泌,而引起动物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alloxandiabetes)。同样的作用可由葡糖胺的硝基衍生物——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cin)的一次注射引起。
-
四氧嘧啶
阿脲即四氧嘧啶。为丙酮二酸的酰脲,可由尿酸的氧化合成。对胰脏的兰氏岛(isletofLangerhans)即胰岛(pancreasislet)的β细胞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中止胰岛素的分泌,而引起动物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alloxandiabetes)。同样的作用可由葡糖胺的硝基衍生物——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cin)的一次注射引起。
-
腺嘌呤酶
腺嘌呤酶adenase亦称腺嘌呤脱氨酶.是催化腺嘌呤水解脱氨生成决黄嘌呤和氨反应的酶,EC3.5.4.2.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很不规则,在牛的肌肉、乳、血液,蝲蛄的肝胰脏等中均能找到,但在人体中未曾发现,一般仅显示极弱的活性。在细菌和酵母中也含有一种腺嘌呤酶。
-
腺嘌呤脱氨酶
腺嘌呤脱氨酶adeninedeaminase亦称腺嘌呤酶(adenase)。为催化腺嘌呤水解脱氨基生成次黄嘌呤和氨的酶。EC3.5.4.2.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很不规则,在牛肌肉、乳、血液及蝲蛄的肝脏、胰脏等均有发现,在人体中未发现,一般仅表现极弱的活性。在细菌及酵母中也含一种腺嘌呤酶。
-
腺腔中心细胞
腺腔中心细胞centroacinouscells是腺腔(glandularlumen)中非分泌性的细胞群,认为是腺导管开始部分的细胞。见于胰脏。
-
下颌弓
下颌弓是第一脏弓。
-
结晶牛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是牛胰岛素的晶状体。牛胰岛素是牛胰脏中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蛋白质激素。我国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北大化学系及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通力合作,于1959年开始工作、1965年9月获得了用人工方法合成的、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
-
肉䐃
肉䐃为人体部位名。肉䐃(䐃音jiǒng窘)指人体肌肉较丰厚处。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藏》。䐃,指人体肌肉丰厚坚实之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脾应肉,肉䐃坚大者,胃厚;肉䐃么者,胃薄。”《类经》:“䐃,肉之聚处也。”
-
四傍
四傍指心、肝、肺、肾四脏。与五脏中的脾为中土相对而言,位居四方,配合四时,故称。《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
白气
白气指金气,即肺气代名词。金在脏为肺,其色白,故称。《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
-
五风
五风为五脏之风。《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经有五风。”马莳注:“五风者,即八风之所伤也,特所伤脏异,而名亦殊耳。”
-
宣化廓
宣化廓眼之八廓名称之一。脏属肾而络通膀胱,故取其气化之名而命曰宣化廓。详参八廓条。
-
虚灵廓
虚灵廓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目经大成》卷一:“离为内眦,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心与小肠相为表里,主含通水火,下济上行,品物咸章,曰虚灵廓。”因此,此名是根据脏腑功能而命名的。详见八廓条。
-
心阴
心阴指心的阴液,与心阳相对相对。心阴是心之宁静、内守、濡润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心阴充沛则心阳和煦,心血亦充足;心阴亏虚则心阳独亢,心血亦衰少不荣。心阴亦与肺阴、肾阴等的消长盈亏有关,如阴虚内热的病证,往往同时表现心、肺、肾等三脏阴液的亏乏证候。
-
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西汇参医学图说》为书名。清·王有忠撰。刊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绘出各脏分合图,标明十二经穴位置,论述各脏腑的结构功能、病理及治法。并附备用诸方,以资临床参考。现存光绪及民国时期三种石印本及《中西医学劝读十二种》本。
-
致密
致密精细固密。《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
志意
志意生理学名词。指精神意识活动中有关控制和适应的能力。《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
脏气
脏气①指五脏的机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参“脏气法时论”。②指五脏之五行属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
脏腧
脏腧指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脏腑背俞穴。《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腧也。”脏腧亦作“脏输”。指五脏六腑在背部的俞穴。
-
脏腑之风
脏腑之风病证名。指风邪中伤五脏六腑。《素问·风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府之风。”
-
伏邪新书
《伏邪新书》为温病著作。清·刘吉人撰。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中国医学大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