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疖子
疖子是疖(furuncle;boil)的俗称,又名热疖、石疖,为病名。是指以肌肤浅表部位红肿疼痛,范围较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疽第二则云:“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一寸已上名小痈…”俗称以夏日所生之小肿为热疖。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
-
热疖
热疖又称疖(furuncle;boil)、石疖,俗称疖子,为病名。俗称以夏日所生之小肿为热疖。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因感受暑毒之气而成。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疽第二则云:“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一寸已上名小痈…”
-
五发疽
见《外科精义》卷上。齐氏认为五发疽大概论之可分为三等,一者疽也,二者痈也,三者疖也。滋味过多,则五脏生热,脏腑积热,则血脉不流,毒气凝滞,邪气伏留,热搏于血,血聚则肉溃成疮。脓成宜服五香汤或当归托里散之类。外用鹿角散以醋熬为糊贴之,以絍引流,忌早生肌之药。
-
小金丝膏
概述:小金丝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串雅内编》卷二方之小金丝膏:处方:沥清、白胶香各二两,乳香二钱,没药一两,黄蜡三钱,香油三两。功能主治:《串雅内编》卷二方之小金丝膏主治疥疮疖毒。《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方之小金丝膏:方名:小金丝膏组成:沥青2两,白胶香2两,乳香2钱,没药1两,黄蜡3钱。
-
鹿藿根
《*辞典》:鹿藿根: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L Hu Gēn来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妇女痛经,瘰疬,疖肿。(《湖南药物志》)②治月经痛:鹿藿根三钱,川芎三钱,木防己四钱,算盘子根三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④治蛇咬伤:鹿藿根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岗梅叶
《*辞典》:岗梅叶:出处:《岭南草药志》拼音名:GǎnɡM iY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附方:①治疖肿:岗梅鲜叶,捣烂外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疔疮:鲜岗梅叶适量,加糯米、红糖共捣敷患处。(福建)③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鲜岗梅叶,捣烂外敷。
-
曲蟮拱头
曲蟮拱头即蝼蛄疖。见《外科大成》卷三。多发于小儿头皮,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浓出;治宜凉血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化裁;外治宜进行扩创,将串空头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贴千锤膏或生肌玉红膏收口。
-
茄蒂汤
方出《广笔记》卷三,名见《古方选注》卷下:方名:茄蒂汤组成:鲜茄蒂7个,鲜何首乌轻重等分。主治:对口疖。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1服出脓,再服收口。各家论述:《古方选注》:鲜茄蒂味甘寒,缓火毒,散恶血,能收束头颈之疖口;鲜何首乌味苦涩,疡科名红内消,亦取其收敛精气,仲淳力赞是方,深得消毒收口之秘。
-
苍耳虫
处方:苍耳虫、麻油制法:立秋后采集苍耳虫(在苍耳草梗中形状如小蚕的白色小虫),浸入麻油中备用。用法用量:先用生理盐水,或浓茶水,或冷开水洗净患处,再根据疔疮、疖肿的范围大小,每次使用1~如有脓头,中央应留一小孔,以便排脓,再用油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揭开纱布,清除脓液。摘录:《外治方》
-
小红升
《外科方外奇方》卷一:方名:小红升组成:真水银2两,净明矾2两,提净火消2两。用法用量:疮疡疔肿疖初起出脓时,用此掺疮口,外用膏药盖之。用药禁忌:男子肾囊、女子乳头及眼珠上下两角或生疮毒,切勿用此丹,恐受水银之气,受患莫测,慎之。附注:如脓腐去净者,另用生肌长肉粉霜。
-
酥雄丹
《同寿录》卷末:方名:酥雄丹组成:上朱砂(研细,水飞净)1两2钱,真茅苍术(研净末)1两2钱,母丁香(研净末)1两2钱,明雄黄(研净末)1两2钱,真蟾酥1两2钱(净,以好酒化开,不住手搅粘)。用法用量:恶心腹痛及一切痧症,每用1丸噙于舌下,听其自化,微觉舌麻,不过1时即愈,至重者不过2丸,切勿多用;
-
铁棒锤茎叶
《*辞典》:铁棒锤茎叶:出处:《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TiěB nɡChu JīnɡY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等的茎叶,7~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铁棒锤条。性味:《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热,有大毒。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痈肿,疮疖。(《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恶疮痈肿:铁棒锤茎叶煎水洗。
-
珠兰根
出处:《药性考》拼音名:ZhūL nGēn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珠兰条。性味:《药性考》:味辛,有毒。功能主治:治痈疖疮癣。②《岭南采药录》:擦飞癣。③《广州植物志》:捣烂敷疔疮。附方:治感冒,腹胀:鱼子兰(全株)五钱至一两。(《云南中草药》)摘录:《*辞典》
-
扫风汤
《辨证录》卷二:组成:荆芥5钱,防风3钱,半夏3钱,陈皮1钱,天花粉1钱5分,茯苓3钱,黄芩2钱,苏叶1钱。主治:真中风,正邪相搏,一时猝倒,口吐痰涎,发狂号叫,自坐自起,自立自行,目不识人,身中发斑,数日后变成疮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狂定,2剂而痰消,3剂而斑化,疮疖亦寻愈矣。
-
宁油麻藤
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宁油麻藤MucunapaohwashanicaTangetWang,以根入药。性味:甘、微苦,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肿痛,骨折,痈肿疮疖。2两,水煎服;并用鲜根捣烂,调酒炒热外敷。治痈肿疮疖,用鲜根加盐少许,捣烂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生军散
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见《验方新编》卷十一:组成:大黄。主治:痈疽疮疖,红肿焮痛。腰脚疼痛,跌打损伤。用法用量: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差减。制备方法:上为末。用药禁忌:痈疽疮疖皮色不变者,忌用。
-
乌泡刺叶
概述:乌泡刺叶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别名:乌龙摆尾叶。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Hance的叶。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性味:酸、甘,平。功能主治:功在止血,解毒。主治外伤出血,瘰疬,痈疖疮疡,捣敷;跌打损伤,捣烂取汁兑酒服。
-
乌泡叶
概述:乌泡叶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的乌泡刺叶之简称。别名:乌龙摆尾叶。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Hance的叶。性味:酸、甘,平。功能主治:止血,解毒。治外伤出血,瘰疬,痈疖疮疡,捣敷;跌打损伤,捣烂取汁兑酒服。
-
冇刺根
概述:冇刺根(冇音mǎo卯)为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内科》记载的无莿根的别名。别名:有(mǎo卯)刺根来源及产地:葡萄科植物粤蛇葡萄Ampelopsiscantoniensis(Hook.etArn.)planch.的根。2.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淋巴结炎,骨髓炎,脓疱疡,湿疹,丹毒,疖肿。
-
热毒炽盛证
火毒证为证候名。又称“热毒炽盛证”、“热毒酿脓证”。指火热炽盛成毒,壅滞肌肤,肉腐成脓,以肌肤生疮疖疔痈,红肿灼痛,化脓溃烂,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热毒酿脓证
火毒证为证候名。又称“热毒炽盛证”、“热毒酿脓证”。指火热炽盛成毒,壅滞肌肤,肉腐成脓,以肌肤生疮疖疔痈,红肿灼痛,化脓溃烂,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热毒壅聚头面证
热毒壅聚头面证为证候名。指火热疫毒壅结头面部及其官窍,以头面红肿灼热,或颜面生疔疖,烦热口渴,便结尿黄,舌红脉数,甚则壮热、谵语、神昏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毒火犯耳证
毒火犯耳证为证候名。指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耳窍,以耳部剧痛,鼓膜充血或穿孔流脓,或外耳道生疮疖,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火毒证
火毒证为证候名。又称“热毒炽盛证”、“热毒酿脓证”。指火热炽盛成毒,壅滞肌肤,肉腐成脓,以肌肤生疮疖疔痈,红肿灼痛,化脓溃烂,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风火热毒证
风火热毒证为证候名。指风火热毒壅滞肌肤,以肌肤生疮疖疔痈,红肿、痒麻、灼痛,化脓溃烂,或头面、口鼻、两目焮红肿痛,发热口渴,甚或神昏谵语,便秘尿黄,舌红绛,苔焦黄,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风火热毒
风火热毒为病证名。民间对疔疮疖痈等化脓性感染,咽喉肿痛或牙痛龈肿,以及头面红肿痛痒等几类病患的统称。认为发病既有外感风热之邪,也有内潜血分之热毒,故名。
-
红火老鸦酸草
概述:红火老鸦酸草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为《草药手册》记载的廊菌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蓼科植物刺蓼Polygonumsentlcosum(Meissn.)Franch.etsav.的全草。性味:酸、微辛,平。功能主治:功在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疔疮,痈疖,蛇咬伤,研未调敷或捣敷;耳道炎症,捣汁滴耳。化学成分:本品含异槲皮苷。
-
黑布化毒散膏
处方:黑布药膏、化毒散软膏各等分。功能主治:清热聚毒,化腐提脓。主疖痈初起,多发性毛囊炎,或已溃脓肿,周围皮肤浸润明显者。用法用量:上混合均匀,外敷患处。注意:凡疮面渗出液较多者慎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足面疔
足面疔病名。生于脚背部之疔疖。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证见其状如粟米样,微肿痛痒,尤以痒为甚,宜速隔蒜灸之多效。
-
追蚀脓法
追蚀脓法外治法之一。指用化腐药外用于患处,以代替刀针排脓的方法。见《外科理例》卷一。书中有:“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以膏贴之。脓出之后,用搜脓化毒药;若脓血未尽,便用生肌药,务其早愈,则若毒气未尽,必再发。”追蚀脓法之用“使毒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
-
中医外科临证手册
《中医外科临证手册》外科著作。苏州市中医院编。本书分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论述外科的范围,外症的分类、命名、病因与辨症等。各论分外痈、内痈、疽、疔疮、疖、痔、癣、皮肤病等20类,共介绍150余种的外科疾病的证治。并附医案和治疗方剂等。196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针烙法
针烙法医疗技术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其方法与适应症各有不同。其一为切开排脓,用于深部脓肿,或慢性脓肿之排脓不畅者,或痈肿皮厚小口,脓水出之不快者,或疖肿皮薄内溃成脓者。其二用于消肿,凡鱼口便毒、横痃冷疔等不溃不消之顽证,针之以引毒外出。此法不宜用于治疗红肿热痛之急症。
-
慈济方
《慈济方》医方著作。刊于1439年。本书汇录痈、疽、疔肿、疮疖、诸风、虚弱、蛊胀、诸气、阴火等40余类病证的验方,叙述病证比较简要,所载验方较为实用。并附制药法等。但也掺杂了一些佛家迷信的内容。现有明正统刻本、清宣统刻本。
-
空心茶油
概述:空心茶油以空心菜、茶油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疮疖等病。用法:空心菜取叶,切碎,置新瓦上烧焦,研末,入茶油搅至油膏状,收贮。患处用茶水洗净,擦干,涂油膏,日2~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竟体痈
竟体痈病名。古人指所患痈疮之最大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肿一寸至二寸疖也,二寸至五寸痈也,五寸至一尺痈疽也,一尺至二尺者名曰竟体痈。”证治可参见外痈及有头疽条。
-
营实墙蘼
营实墙蘼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气味(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主治1、消渴尿多。2、小儿尿床。3、口咽痛痒(发声不出)。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4、口舌糜烂。5、痈肿疖毒。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
-
过氧化二苯甲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痤疮平;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苯酰;过氧化二苯甲酸,过氧苯甲酰外文名:BenzoylPeroxide适应症:用于寻常性痤疮、疖肿、痱子及各种溃疡和褥疮等治疗。注意事项:1.局部有轻度痒感、灼痛、轻度红斑及脱皮等不良反应,但不影响继续用药。3.避免与眼、口唇及粘膜部位接触。规格:乳膏:10%×10g。
-
过氧化苯酰
药品说明书:别名:痤疮平;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苯酰;过氧化二苯甲酸,过氧苯甲酰外文名:BenzoylPeroxide适应症:用于寻常性痤疮、疖肿、痱子及各种溃疡和褥疮等治疗。注意事项:1.局部有轻度痒感、灼痛、轻度红斑及脱皮等不良反应,但不影响继续用药。3.避免与眼、口唇及粘膜部位接触。规格:乳膏:10%×10g。
-
过氧化苯甲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痤疮平;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苯酰;过氧化二苯甲酸,过氧苯甲酰外文名:BenzoylPeroxide适应症:用于寻常性痤疮、疖肿、痱子及各种溃疡和褥疮等治疗。注意事项:1.局部有轻度痒感、灼痛、轻度红斑及脱皮等不良反应,但不影响继续用药。3.避免与眼、口唇及粘膜部位接触。规格:乳膏:10%×10g。
-
叶上果
概述:叶上果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叶上珠之别名。别名:叶上花、叶上果。来源及产地: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Thunb.)Dietr.或西藏青荚叶H.himalaicaClarke等的叶和果实。性味:苦、辛,凉。1.治痢疾,便血,胃痛。2.捣敷疮疖痈肿,蛇咬伤,汤火伤。
-
撮毒散
处方:槟榔、山栀子、白龙、白及、白蔹、白芥子、五灵脂、木鳖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硬肿疖,恶物咬伤,汤火烧伤,车辗马踏伤等。用法用量:如疮破,揾干贴;如肿硬,水调扫于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
过氧苯甲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痤疮平;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苯酰;过氧化二苯甲酸,过氧苯甲酰外文名:BenzoylPeroxide适应症:用于寻常性痤疮、疖肿、痱子及各种溃疡和褥疮等治疗。注意事项:1.局部有轻度痒感、灼痛、轻度红斑及脱皮等不良反应,但不影响继续用药。3.避免与眼、口唇及粘膜部位接触。规格:乳膏:10%×10g。
-
柿子茶油
概述:柿子茶油以柿子、茶油为主要原料,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疮疖肿痛。用法:柿子切碎,晒干,研末。入茶油调匀,外涂患处,一日数次。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疔疖膏
处方:银朱15g,章丹15g,轻粉4.5g,嫩松香125g,蓖麻油30ml,凡士林18g。制法:先将轻粉研细,然后与银朱、章丹和在一起;另将蓖麻油入铜锅内加温,加入松香熔化,再加凡士林调和,最后加入前药末调和成膏。功能主治:拔毒溃破。主疔疮,疖肿。或用拔毒膏1张挑膏药少许,对准疮头贴上。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
痘疖膏
处方:楝枝不拘多少(去皮),柳枝不拘多少(去皮),槐枝不拘多少(去皮),桃枝不拘多少(去皮),红椿枝不拘多少(去皮),真香油1斤,桐油6两,当归2钱,白芷2钱,地榆2钱,甘草2钱,猪毛1斤,黄丹半两,乳香3钱(制为末),没药3钱(制为末)。功能主治:痘后毒疖疔痈。摘录:《天花精言》卷六
-
复方马齿苋洗方
处方:马齿苋4两,蒲公英4两,如意草4两,白矾4钱。制法:上为粗末,装纱布袋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主多发性疖肿,脓泡疮。用法用量:加水5-6斤,煮沸30分钟。用软毛巾蘸汤溻洗,或溻洗后加热水浸浴。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栝楼酒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六:栝楼酒:别名:栝楼散处方:栝楼1枚(黄大者,锉碎)。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下或少。用法用量:栝楼散(《普济方》卷一三八)。用法用量:用酒1盏,水1盏,量人虚实,加腻粉少许,煎3-5沸,去滓,临卧温服。夜半疏动一行,其疮自消。制备方法:上锉。
-
痤疮平
药品说明书:别名:痤疮平;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苯酰;过氧化二苯甲酸,过氧苯甲酰外文名:BenzoylPeroxide适应症:用于寻常性痤疮、疖肿、痱子及各种溃疡和褥疮等治疗。注意事项:1.局部有轻度痒感、灼痛、轻度红斑及脱皮等不良反应,但不影响继续用药。3.避免与眼、口唇及粘膜部位接触。规格:乳膏:10%×10g。
-
红千捶膏
处方:嫩松香500g,银朱105g,蓖麻子肉300g,炙乳香36g,炙没药36g,麝香2.4g。制法:先将蓖麻子肉捣烂,然后加松香、乳香、没药、银朱捣千多次,最后加麝香(研细)再捣匀成硬膏,放陶罐内收藏。功能主治:提毒拔脓。主疔、疮、疖,头未溃者,鳝(?)头(穿掘性毛囊炎)。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
黄连神膏
处方:黄连3钱,当归尾5钱,生地1两,黄柏3钱,姜黄3钱,官白芷3钱,香油1斤2两(无香油,真麻油亦可)。制法:将药炸枯,捞去滓,下黄蜡4两熔化尽,用夏布将油滤尽,倾入瓷盆内,以柳枝不时搅之,候凝为度。功能主治:未破者即消,已破者即敛。主一切血热疖毒。摘录:《寿世新编》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