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岐伯
岐伯是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医学家。相传黄帝咨于岐伯等作《黄帝内经》而创中国医药。后人常岐、黄并称,以代表中医。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他还与雷公研讨经脉。相传岐伯曾乘由12白鹿拉的绛云车,遨游于东海中的蓬莱仙山,奉黄帝之命向仙人求不死之药,十分浪漫。
-
僦贷季
据传为岐伯之师,博通阴阳,熟诸色脉之学,人尊为“圣工”。《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比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明代徐春甫撰《古今医统》认为:“僦贷季,黄帝时人,岐伯师也。
-
黄帝
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曾与岐伯等论医学。黄帝为传说中我国汉族(华夏族)的祖先。原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相传为我国文化的创始者。现有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均系托名而作。相传黄帝曾与其臣岐伯、伯高、少俞等谈论医道,故后世习称中医为“岐黄之术”。
-
岐黄
岐黄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的,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祖国医学的代名词。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岐黄再世”用以誉称高明医家。
-
大气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目前国际关注的三大环境问题:全球性的酸雨、CO2浓度的增加(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均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宗气·大气:大气指宗气。《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
砭艾
砭艾即针灸之意。砭,砭石,泛指针刺;艾,艾灸。《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
-
历代名医考
《历代名医考》为医史著作。又名《医学源流》、《医原图》。明代熊均(宗立、道轩、勿听子)著。见《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该书收集伏羲、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孙思邈、韦讯等13位医家的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
-
外科秘录
《外科秘录》为书名。清·陈士铎述。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奥旨》为书名。4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13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16选录各家外科治疗方剂。作者治疗外科病证十分重视辨明经络、阴阳,内容比较丰富,用药颇有独到之处。
-
血虚耳鸣
2.肝火耳鸣,其症头痛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恼怒时耳鸣加重,便秘苔黄,脉象弦数。用龙胆泻肝汤加减。3.痰火耳鸣,其症胸闷痰多,二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若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之微甚而作诸音声也。《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
息积
《素问·奇病论》:“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证治准绳·杂病》:“息积,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藏府荣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医学阶梯》则谓息积仅右胁下满,息难,未见形块。治宜调畅气机为主,三因化气汤、木香调气散等方,并可用导引法。
-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为治疗基本法则之一。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发病情况亦有差异。《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异论》中论述,北方地势高而寒,故“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
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灵枢·玉版》:“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肾风之状…
-
侧子
《*辞典》:侧子: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C Zǐ别名: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①《吴普本草》:神农、岐伯:有大毒。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风疹。②《别录》:主痈肿,风痹历节,腰脚疼冷,寒热鼠瘘,又堕胎。注意:阴虚阳盛及孕妇忌服。《吴普本草》:畏、恶与附子同。
-
三阴疟
《张氏医通·寒热门》:“三日疟,初起发于夏秋者,宜用二陈去橘皮,加生术、槟榔、常山,逐去痰癖为先,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初热宜用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四物汤方合剂,以杏仁易桃仁增损汗之,汗解之后,余同前法。”《医贯》卷六:“三阴疟者,惟太阴疟当用理中汤,必加肉桂,若少阴、厥阴,非八味地黄不效。”
-
扪
概述:扪指循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参见切诊:切诊为四诊之一。包括脉诊和按诊,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如脉象的变化,胸腹的痞块,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王冰注:“扪循,谓手摸。
-
扞皮开腠理
扞皮开腠理指进针的方法。出《灵枢·邪客》。《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扞皮开腠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意即医者顺着筋肉的缝隙,以左手撑开皮肤,右手轻缓地进针,使病人减免惊恐感,而又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
伏明
伏明为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火运不及称为伏明。《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中,火曰伏明。”王冰注:“明燿之气,屈伏不申。”指炎热之气伏而不彰。
-
颠疾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又:“肺脉急甚为癫疾。”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③癫狂病,神志错乱的疾病。《素问·脉解》:“所谓甚则狂颠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
-
当时而至
当时而至运气术语。五运之气正当其应至之期而至,属正常现象,反此为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当时而至得何也?岐伯曰:非太过非不及,则至当时,非是者眚也。”
-
脏主冬
谓脏病应主刺与冬相应的井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主冬,冬刺井;又:“何谓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岐伯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
五过
包括不细心问诊,不注意病人生活环境和思想情绪,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经过,不详细分析脉症,诊脉又不能掌握关键,不进行分析比较,粗枝大叶,诊断不明,盲目治疗,引致不良后果。针刺补泻过度之称·五过:五过指针刺使用补泻手法不可过度,见《黄帝内经灵枢·五禁》。《类经》:“补之过度,资其邪气;
-
无音
因妊娠胎阻胞脉而无音者,名子喑。《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盖暴瘖总是寒包热邪。治宜宣肺散邪为主,用三拗汤、桑杏汤等方。如久病失音,由于肺肾气阴两伤,宜润肺滋肾,用清音汤、百合固金汤、地黄饮子等方。
-
阴虚则内热
概述:阴虚则内热为病机。此种内热实际上是脾气虚而发热,脾属阴,故称脾虚为阴虚。出《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有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
-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为综合性医著。清·陈士铎述。刊于1687年。卷一~五,不分病证、脉象,统述正医、反医、内治、外治等128法,并分列治疗方剂。书中议论不同于一般医学论著,其中有不少独特的见解,治法、处方尤多新意。卷6为伤寒、杂病类证治。全书假托岐伯口授,张机、华佗、雷公评述,实为傅山遗著,经陈氏补充整理而成。
-
少俞
少俞为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生。相传为俞跗之弟,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旧说黄帝与少俞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据传系俞跗之弟、黄帝之臣。黄帝因与他及岐伯等多名臣子论述医药而著《内经》。
-
肉烁
肉烁为症状名。指阳热亢盛,煎熬津液,久而肌肉消削者。《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 破,毛直而败。”《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灸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逢风而如灸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本症可见于虚劳、消渴等。
-
去爪
概述:去爪:1.古刺法“五节”之一;《类证治裁》卷七:“传为 疝,囊丸肿大如栲栳,顽痹不仁。三层茴香丸、荔枝散。”湿热者,加小茴香、栀子、黄柏等。《黄帝内经素问·脉解》:“厥阴所谓 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圣济总录》:“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阴疝也,一名 疝。”
-
厥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有臂厥、骭厥、踝厥、骨厥、阳厥等名称,详见各条。肾主骨,因名。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
-
黄元御
黄元御清代医学家。号研农、玉楸子,别名玉路,字坤载。山东昌邑人。尊岐伯、黄帝、秦越人、张仲景为“四圣”,常言自四圣以降,喉孙思邈不失古圣之旨。著有《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四圣悬枢》五卷、《素灵微蕴》四卷、《伤寒悬解》十四卷、《伤寒说意》十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长沙药解》四卷。
-
赫曦
赫曦光明炎盛貌。指火运太过。《素问·五常政大论》:“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又:“赫曦之纪,是谓蕃茂。”(张介宾注:“火之太过,是谓赫曦。”)
-
雁肪
《*辞典》:雁肪:出处:《本经》拼音名:Y nF nɡ别名:鹜肪(《本经》),雁膏(盂洗)。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食医心镜》)②治结热澼,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
-
耳箫声
耳箫声为症状名。2.肝火耳鸣,其症头痛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恼怒时耳鸣加重,便秘苔黄,脉象弦数。3.痰火耳鸣,其症胸闷痰多,二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若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之微甚而作诸音声也。《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
本草
本草古代指中药,或中药学,或中药学著作。《帝王本纪》载:“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本草记载的药物有植物、动物、矿物和酿造的饮料食品及少数化学制品等,其中以草类为最多,所以名为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图经》等。
-
黄帝内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
-
平气
概述:平气:1.正常的气候;2.运气学说术语。《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凡岁运太过而被司天之气所抑制,或岁运不及而得司天之气等的资助,则为平气。如戊辰年,岁运为火运太过,但受司天的太阳寒水之气所克制,故该年为平气之年。
-
瘜肉
是指寄居于人体组织上的赘生物,一般表面光滑、触之柔软而不痛,多发于鼻腔或肠腔内壁,多为良性。《黄帝内经灵枢·水胀》:“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如鼻瘜肉:《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
-
阴盛则内寒
概述:阴盛则内寒为病机。病因病机:由于阴邪过盛,导致脏腑气化失常,血脉凝滞或机能衰退,出现水气、痰饮或肿胀等寒性病证。《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
液
又:“故五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素问绍识》:“汤液,是煮米取汁,醪醴是酝酿所成。”《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汤液十日,以去其八风五痹之病。”
-
阳盛
阳盛(excessofyang)即阳热炽盛、偏胜。人体之阳主温煦和兴奋,阳偏盛则机能亢奋或热量过剩,可出现明显的热象(表现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证候)等病理表现。《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阳盛则外热。”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热,故外热。”
-
诸阴之反
诸阴之反指各种阴寒证象与其病本质相反的情况,犹言真寒假热证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阴之反,其脉如何?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
重听
重听的病因病机:重听多因虚火妄动及外邪壅滞经络致窍闭不通。重听的方药治疗:重听治宜滋阴降火,或疏风、宣散、活络。可选用知柏地黄汤、桃红四物汤、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或肾气丸等加减。《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耳鸣、耳聋两症常合并出现,因耳内鸣响而妨碍正常听觉,以致听力减退。
-
治痿独取阳明
治痿独取阳明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痿论》。阴阳经脉总会于宗筋,宗筋起联络骨骼而利关节活动的作用。痿证多因阳明经气血不足,使宗筋松弛所致,故有此说。针灸治疗一般取足阳明经穴为主。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
洞天奥旨
《洞天奥旨》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清·陈士铎述。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卷一-四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五-十三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虽然所述为外科,但作者依然重视辨证论治,尤其重视辨明经络、阴阳,内容比较丰富,用药颇有独到之处。
-
辨证录
《辨证录》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舌脉的诊察。
-
三日疟
但寒不热的称“牝疟”;1.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2.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3.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4.以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疟等。
-
肉苛
指肌肉顽木沉重,不知痛痒寒热之病。《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寒客至,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搐,中满不食,皮痛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肘肿身后痛。”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可见于痿、痹、中风、麻木等证。
-
脾不主时
脾不主时根据五行理论,五脏配五行,肝、心、肺、肾分别主春、夏、秋、冬四季。脾脏属土,旺于每季后十八天,不独主四时之一,故曰脾不主时。《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
部
部①指脉诊的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②指色部。脏腑之气呈现于面的区域分部。如左颊属肝,颏属心,鼻属脾,右颊属肺,颐属肾等。《素问·举痛论》:“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
伯高
伯高为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名医。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
-
息肉
是指寄居于人体组织上的赘生物,一般表面光滑、触之柔软而不痛,多发于鼻腔或肠腔内壁,多为良性。《黄帝内经灵枢·水胀》:“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如鼻瘜肉:《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