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纲目
概述:《医学纲目》为中医综合性医书。明·楼英撰。四十卷。刊于1565年。主要内容:《医学纲目》全书共分十部。其中第一部载刺灸,对针灸有所发挥。
-
木舌风
木舌风即木舌。又名舌黄鹅口、死舌。《医学纲目》:“木舌者,舌肿粗大,渐渐肿硬满口,不急治,即塞杀人也。”用凉膈散加减。热毒深重。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并可于舌刺去恶血,冲服紫雪丹,外吹冰硼散,或用芒硝、百草霜、滑石,酒调敷舌上。惟宜砭针刺去其血为上策,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
-
痎疟
寒温瘅疟,动皆该时,故《内经》统谓之痎疟。”《医学纲目》卷六:“痎疟者,老疟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金匮要略方论》称疟病。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现代医学的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外台秘要·传尸》:“传尸病,亦名痎疟。”
-
胞弦
概述:胞弦为中医眼科解剖部位名。睑弦(palpebralmargin)即目弦,又称眼弦(见《银海精微》)、胞弦(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目纲(《医宗金鉴》)、目唇(见《银海精微》)、眼楞(见《医学纲目》卷十三)。是指眼睑的边缘,外连眼睑,内连睑结膜,包括上睑弦、下睑弦。目弦有保护眼球、防御异物入侵的作用。
-
睑裂
定义:睑裂(palpebralfissure)又称目缝。关于睑弦:睑弦(palpebralmargin)即目弦,又称眼弦(见《银海精微》)、胞弦(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目纲(《医宗金鉴》)、目唇(见《银海精微》)、眼楞(见《医学纲目》卷十三)。是指眼睑的边缘,外连眼睑,内连睑结膜,包括上睑弦、下睑弦。
-
五淋
五淋为五种淋症。有四种说法:①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七。②冷淋、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见《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淋》。④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小便不通。见《医学纲目·肝胆部》。
-
膝顶
概述:膝顶为经外奇穴别名,即鹤顶。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脚气,膝关节炎,鹤膝风等。屈膝,于髌骨上缘中点上方之凹陷处取穴。分布有股前皮神经和膝关节的动、静脉网。膝顶穴的配伍:鹤顶配内膝眼、犊鼻、三阴交,治鹤膝风。鹤顶配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治膝部肿痛。刺灸法:刺法:直刺0.5~或艾条灸5~
-
运气胁痛
又名刺肋伤寒、痧胀。《症因脉治·胁痛论》:“运气胁痛之症,病起于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胀及遍身,甚则指甲紫黑而死。此天行岁运,胜复之气加临,所谓天灾流行之疫症。”少阴司政,独活败毒散对泻心汤;若咳嗽痰声,无论左右,为肺邪胁痛,宜泻青各半汤,并刺少商穴。
-
运气喘
岁运失常,气候变化所致的气喘。见《医学纲目·喘》。由岁金太过而致者,证见咳嗽气逆,肩背痛,喘喝以声,胸凭仰息等,当治以温剂。由岁火太过、火攻肺虚而致者,证见喘咳肺胀,呼吸响鸣,寒热,少气,大腹膨胀等,治以咸寒之剂。由木火太过,风火为逆者,证见气逆不平,治有清泄风火。
-
阴纵
又称茎纵。病因病机:多由肝经湿热所致。症状:《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阴纵,亦名阴挺。由前阴受热,则玉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或与股相磨难行,甚至两胁气逆上,手足倦弱。”用柴胡胜湿汤、小柴胡汤加黄连或黄柏、龙胆泻肝汤等方。甚者用三一承气汤。若肿挺减轻而坚块不消者,可用青皮配以散风药。
-
腰热
腰热证名。指腰部有热感,常兼有腰痛。见《灵枢·论疾诊尺》。可由肾虚或邪气扰肾而致。《医学纲目》卷五:“热在腰或痛属肾,肾居腰,肾热则腰亦热。”参见腰痛等条。
-
眼楞
睑弦(palpebralmargin)即目弦,又称眼弦(见《银海精微》)、胞弦(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目纲(《医宗金鉴》)、目唇(见《银海精微》)、眼楞(见《医学纲目》卷十三)。是指眼睑的边缘,外连眼睑,内连睑结膜,包括上睑弦、下睑弦。有睫毛附生其上,靠内眦处有泪小管的两个开口。
-
xx疟
《圣济总录·疟病门》:“xx疟者,以疟发该时,或日作,或间日乃作也。”“寒温瘅疟,动皆该时,故《内经》统谓之xx疟。”②指间日疟。③指老疟、久疟。《诸病源候论·xx疟候》:“夫xx疟者,夏伤于暑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外台秘要·传尸》:“传尸病,亦名xx疟。”
-
湿热痿
痿证之一。见《医学纲目》卷十七。《素问·生气通天论》则有“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说。湿热痿除腿足痿软、微肿、足趾麻木外,常兼见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脉濡数,苔黄腻。治以清热燥湿、健脾渗湿等法。用加味二妙丸、东垣健步丸、清燥汤,或用萆薢丸加味方。
-
热痿
热痿病名。痿证之一,由内热灼阴所致。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因内热灼阴耗血、筋失濡养所致。证见身热骨蒸,筋骨痿软,不能步履等。治宜滋阴清热,补肝肾,强筋骨,用虎潜丸加减。
-
睥沿
概述:睥沿为中医眼科解剖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睑弦(palpebralmargin)即目弦,又称眼弦(见《银海精微》)、胞弦(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目纲(《医宗金鉴》)、目唇(见《银海精微》)、眼楞(见《医学纲目》卷十三)。是指眼睑的边缘,外连眼睑,内连睑结膜,包括上睑弦、下睑弦。
-
面色黧黑
因饮邪久滞胸膈,少阴气绝,血脉不流及肾虚水枯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医学纲目》:“肾外证,面黑。”参见面色苍黑:面色苍黑指面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可见于阴黄、黑疸等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亦多有此症候。
-
蒙昧
蒙昧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参见该条。
-
马脾风
马脾风为病名,出明·楼英《医学纲目》。为小儿“暴喘而胀满”(《幼科证治准绳》)的危重证候。症见胸高气壅,肺胀喘满,两胁抬动,鼻翼扇动,大小便秘,神气闷乱。多因“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痰热壅盛”(《幼幼集成》)所致。由寒邪客闭肺经,郁而化热,肺气不通者,治宜宣肺清热,先用五虎汤;
-
卢志
卢志明代医家。字宗尹,号丹谷,昆山(今属江苏)人。医术精深,后应试而屡擢至太医院判。曾直言预卜武宗不治之症。著有《脉家典要》,一作《脉家奥学》,《增定医学纲目》,《医药百问》等书,均未见行世。
-
惊风痰
惊风痰病证名。出《医学纲目》。指惊风而挟痰者。症见惊厥发作,同时眼黑而气短促。多因肺为火热所锢,痰气郁结,风木鸱张,所谓“金囚木旺”所致。治宜熄风豁痰,用羚角钩藤汤加减。
-
经事
经事名词。即月经。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四。详月经条。
-
脚汗
脚汗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因脾胃湿热而致者,足心热而不时汗出。脾胃虚寒者,足心冷汗时出。参见手足汗条。
-
击仆
出《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医学纲目·肝胆部》中风:“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一作猝中,又称卒中风。击仆损伤·击仆:击仆指击仆损伤而言。
-
妇人下赤白沃
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四。《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带下之病,曰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针灸甲乙经》:“妇人下赤白沃后,阴中干痛,恶合阴阳,少腹膜坚,小便闭,曲骨主之。”治疗: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方用清肝止淋汤(方见赤带条),或用加减逍遥散(白芍、柴胡、茯苓、甘草、陈皮、茵陈、栀子)。
-
便毒
概述:便毒:1.经外奇穴名;2.外科学病名。出《外科大成》。《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4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主治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一般直刺0.5~①指肛门前后生疮。见《医学纲目》卷十九。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四。又名(疒^^厶)痃。
-
扁银丸
《本事》卷十处方青黛3大钱,水银1皂角子大(同黑铅炒,结成沙子),寒食面2钱,黄明胶(炒令焦,为末)2钱,轻粉(炒)5钱,雄黄(水飞)1钱,粉霜1钱,朱砂1钱(水飞),巴豆21个(去皮膜油),脑、麝各少许。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积痼。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褊银丸”。
-
柏黄散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柏黄散:处方:黄芩4克当归柏叶蒲黄各3克生姜1.5克艾叶1克生地黄18克伏龙肝6克制法:上药叹咀。功能主治:经血不止。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四《云岐子保命集》卷下:方名:柏黄散组成:黄芩1两2钱半,当归1两,柏叶1两,蒲黄1两,生姜5钱,艾叶2钱半,生地黄6两,伏龙肝2两7钱。
-
槟榔神芎丸
处方:神芎丸加槟榔。功能主治:耳聋有湿痰者。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九
-
补血丸
《傅青主男科》:补血丸:处方:熟地8两,白芍8两,当归4两,山萸4两,麦冬3两,五味子1两,砂仁5钱,生枣仁1两,白芥子1两,肉桂5钱。如血热者,去肉桂,加地骨皮5钱。摘录:《傅青主男科》《医学纲目》卷四:组成:龟版(酒炙黄)3两,黄柏(炒)3两,知母(炒)3两,生干姜1两,杜牛膝2两。主治:肾水不足之阴虚;
-
定痛乳香神应散
处方:乳香1两,没药1两,雄黑豆1两,桑白皮1两,独科栗子1两,破故纸(炒)2两,当归1两,水蛭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从高坠下,疼痛不可忍,腹中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醋1盏,沙石器内煎至6分,加麝香少许,温服。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引东垣方
-
断魔如圣丹
别名:断疟如神丹处方:信砒1钱,蜘蛛(大者)3个,雄黑豆49粒。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断疟如神丹(《穷乡便方》)。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卷六引作“断疟如圣散”。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
固下丸
《赤水玄珠》卷八:固下丸:处方:苍术肉果(煨)破故纸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摘录:《赤水玄珠》卷八《会约》卷十四:固下丸:处方:当归2两,鹿角霜4两,茯神1两5钱,龙骨(煅)1两5钱,阿胶(蛤粉炒)1两5钱,川芎7钱,杜仲(盐水炒)2两,香附(醋炒)8钱,甘草(炙)1两,补骨脂(盐水炒)6钱。
-
桂枝加附子红花汤
处方:桂枝2两半,芍药1两半,生姜1两半,甘草1两(炙),附子(炮)5钱,红花5钱。功能主治:妇人伤寒,太阳标与少阴本病,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脉沉而迟,经水适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桂枝加附红花汤”。
-
黄连犀角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黄连犀角汤:别名: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黄连3克(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9克青木香1.5克制法:上四味,切。唇口生疮,声哑,四肢沉重,恶闻食气,默默欲卧,目闭,舌白,面目间黑色,变易无常。狐惑病,咽干声嗄。此清热杀虫之剂,为虫蚀脱肛之专方。
-
回疮金银花汤
别名:回疮金银花散、金银花汤、回毒银花散、回疮银花汤处方:金银花(连衣)2两,黄耆4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疮疡痛,色变紫黑者。用法用量:回疮金银花散(《活法机要》、金银花汤《脉因证治》卷下、回毒银花散(《外科正宗》卷二)、回疮银花汤(《观聚方要补》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回毒金银花汤”。
-
回生散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杨氏家藏方》)卷三:回生散:处方:甘遂(生用)、黑牵牛(生,取面)、郁李仁(去皮)、槟榔(生用)、大黄(生用)、大戟各等分。功能主治:伤寒失下或成坏症,谵言妄语,发黄发斑,大便不通,小便如血,内有燥粪、蓄血,舌缩神昏。主治:疮疹倒靥黑陷。主治:寒疝疼痛,汗出欲死。
-
火筒散
处方:蚯蚓粪4钱,乳香2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用纸筒自下烧上,吸烟搐鼻内。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五
-
藿香安胃散
《脾胃论》卷下:藿香安胃散:别名: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摘录:《脾胃论》卷下《御药院方》卷四:方名:藿香安胃散别名:藿香正气散、藿香平胃散组成:藿香叶1两,半夏2两(汤洗7次,焙干),陈皮2两(去白),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制),苍术3两(米泔浸1宿,焙干),甘草2两(炙)。
-
加减甘露饮
《类证治裁》卷六:加减甘露饮:处方:人参、葛根、藿香、白术、茯苓、甘草、泽泻、木香、滑石、寒水石、石膏。摘录:《类证治裁》卷六方出《续本事》卷二,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组成:熟地黄1两,生地黄1两,天门冬(去心)1两,黄芩1两,枇杷叶(去毛)1两,山茵陈1两,枳壳1两,金钗石斛1两,甘草1两,犀角3钱。
-
椒术丸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椒术丸:处方:苍术60克蜀椒30克(去目,炒)制法: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泄泻下痢。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仙拈集》卷一:椒术丸:处方:川椒1两,苍术1两,肉桂5钱。功能主治:久泻,飨泄不化。《脉因证治》卷二:方名:椒术丸组成:川椒、苍术、肉果。
-
捷应散
处方:羯羊粪(晒干)。制法:上为末,安于瓦上,手把竹柴火烧作灰,又研细。功能主治:脚湿气成疮,痒不可当,爬之流黄水。用法用量:先用葱、椒汤洗之,次用香油调厚敷上,以山茶花叶掩之,帛缚4-5日即可。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
-
金楝散
别名:金莲散、川楝散处方:金铃子100个(汤温浸过,去皮),巴豆200个(捶微破)。制法:麸2升同于铜锅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去核并得其麸,巴豆不用,为末。功能主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小腹肿痛,不得小便。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医学纲目》卷十四
-
经效截疟丹
处方:阿胶(汤泡,研)2钱半,雄黄2钱半,朱砂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疟母结癖,寒热无已。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人参汤候冷送下。瘴疟,桃枝汤冷服。临发时,磨1丸涂鼻口畔。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九
-
久嗽丸子
处方:海蛤粉(研细)、胆星、杏仁、诃子、青黛、皂角荚。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久嗽丸”。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
-
救命通心散
处方:川乌头1两(用青盐1钱,酒1盏,浸1宿,去皮尖,焙干),川楝子1两(用巴豆21粒,同炒候黑色,去巴豆),茴香半两,石燕1对,土狗5枚,芥子1钱6分。功能主治:小肠气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入羊石子内,湿纸煨香熟。夜半时,用好酒半升,入盐细嚼石子,以酒咽下。小便大利,其病遂去。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四
-
橘叶汤
《疡科心得集》卷中:橘叶汤:处方:橘叶蒲公英象贝母夏枯草青皮当归赤芍花粉香附黄芩功能主治:治乳痈焮红漫肿,或初起,或渐成脓者。《伤寒微旨论》卷下:方名:橘叶汤组成:橘叶半两,半夏半两,厚朴半两,藿香3钱,葛根3钱。主治: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阳气衰,两手脉沉细无力,或胃膈痛,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
-
款花补肺汤
《赤水玄珠》卷九:款花补肺汤:处方:人参1钱2分,麦门冬1钱2分,五味子15粒,款冬花1钱,紫菀1钱,桑白皮(炒)1钱,当归1钱5分,芍药8分,知母8分,贝母8分,茯苓8分,橘红8分,甘草5分。主治:年高气弱,肌体瘦困,短气,遇秋、冬咳嗽大作,夜间尤甚,三五百声不绝,春、夏稍缓。每用3钱,水煎,去滓,食后稍热服。
-
腊茶饮
处方:附子半两,芽茶1大撮,白芷1钱,细辛半钱,川芎半钱,防风半钱,羌活半钱,荆芥半钱。功能主治: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其病必连眉棱骨痛,或脑项痛,或半边头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利积丸
处方:黄连4两,天水末8两,当归2两,乳香1两,萝卜子(炒)4两,巴豆1两(去油,同黄连一处炒)。制法: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滞内阻,下痢赤白,腹满胀痛里急,上渴引饮,小水赤涩。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玄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