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腰痛
寒腰痛病证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感于寒”而致之腰痛载述。此“寒”可因于外感,亦可因阳虚所致。感寒较重者,腰痛、冷如冰,或上引肩背,其脉紧或紧弦。治宜温散寒邪,方用五积散、羌附汤等方,外用摩腰膏,并可配合灸法。因阳虚致寒者,可用金匮肾气丸或青蛾丸加味方。参见腰痛、肾虚腰痛条。
-
寒则气收
寒为九气之一。寒则气收为病机,指寒性收缩,使阳气不得宣泄的病理变化。寒在皮毛腠理,则毛窍收缩,卫阳闭束,出现恶寒、无汗等病。《素问·举痛论》:“寒则气收”,又“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
平调寒热
平调寒热为治法。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指用药性平和,具有清热、祛寒作用的方药,治疗阴阳寒热不调病证的治法。通常选用寒热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药物组方,治疗往来寒热,或上热下寒、上寒下热,或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之类的病证,以期平调康复。如黄连汤、小柴胡汤等。
-
风寒两伤荣卫证
风寒两伤荣卫证为病证名。风寒之邪伤于卫分、营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注解伤寒论》卷三注云:“此中风见寒脉也。《伤寒论条辨》卷三:“中风者,单只卫中于风而病也;风寒两伤营卫等说,后世医家持有异议。
-
四性
四性即四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
里寒格热
里寒格热病证名。①上有热,下有寒,下寒格拒上热,阴阳失调。症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溏泄的下寒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②同阴盛格阳。
-
寒暄
寒暄古病名。指肺有痰热,每感寒即发咳嗽(即所谓“寒包火”、“寒包热”)的病证。《医学入门·咳嗽》:“又有一种遇寒则咳者,谓之寒暄。解表则除,枳梗汤加麻黄、防风、杏仁、陈皮、紫苏、木通、黄芩。”参见寒包热咳嗽,风寒感冒等条。
-
寒咳
寒咳为病名。十咳之一。《黄帝内经素问·咳论》在分析诸因中有“肺寒”之说,认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除寒饮食外,外感寒邪致咳,亦属常见病因,参见咳嗽、外感咳嗽、寒嗽条。
-
乾坤夺命丹
《经验奇效良方》:方名:乾坤夺命丹组成:生白信石1两(研极细面),生硫黄2两(研极细面),白蜡3两。主治:一切气寒、食寒、阴寒,及男子肾寒,妇人白带,白痢疾,下泻,一切下部寒凉之症。用法用量:白水送下。制备方法:将蜡熔化,即下二味合匀,出锅作丸,每丸4分。
-
寒冷腹痛
见《圣济总录·心腹门》。《金匮翼·寒冷腹痛》:“腹痛属寒冷者,多是口食寒物,鼻吸冷气,脉涩气阻,则为疼痛。其症四肢逆冷、唇口变青,其脉沉或紧,经云:寒气客于脉中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宜大建中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参见腹痛、寒气腹痛条。
-
反佐法
系一种反治法。有两种含义:①一是处方中药物组成的反佐法,即寒药中佐以热药,热药中佐以寒药,作为药引。《伤寒论》中的白通加猪胆汁汤,引用猪胆汁即为此意;②一是汤药内服的反佐法,即热药冷服,寒药温服,以避免格拒现象的出现。《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
麻黄羌活加半夏汤
处方:麻黄、羌活、防风、甘草、半夏。功能主治:寒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无汗,兼呕吐者。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加减柴胡桂姜汤
处方:柴胡7分,茅术7分,川芎7分,黄芩6分,牡蛎6分,花粉5分,甘草3分,桂枝3分,干姜3分。功能主治:疟疾,先热后寒,寒多热少,或独寒不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摘录:《方症会要》卷二
-
青娥丸加黄柏知母方
《医方考》卷五:方名:青娥丸加黄柏知母方组成:破故纸(酒浸少时,略炒)4两,川萆薢(童便浸1宿)4两,杜仲(姜汁炒断丝)4两,黄柏(盐水炒)4两,知母(酒炒)4两,牛膝(去芦)4两,胡桃肉(去皮,炮)8两。主治:肾虚腰痛。火衰则阴翳袭之,而令肾寒;水火俱衰,则土气乘之,而邪实于肾,均令人腰痛也。
-
寒呃
寒呃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指脏气偏寒,又伤于生冷或感寒所致之呃逆。《证治汇补·呃逆》:“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清冷,脉迟无力。”治宜温散、和中。方用丁香散、沉香降气汤、荜澄茄散、理中汤加丁香等。脾胃虚寒者,宜归气饮、理阴煎等方。
-
姜附六合汤
处方:四物加干姜2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寒阻经血不行,兼见沉寒症者。用法用量:沉寒之甚,非姜、附不能除,寒甚而经绝不行,可加肉桂。此用桂、附,则须留生地以配之,而后桂、附不至上僭。摘录:《医林纂要》卷八
-
冷流注
冷流注病名。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多因流痰、附骨之证而致,证见流注冷证,多发附骨,漫肿不热,内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缩不伸,脓成难溃,溃后难敛,误用刀针或自溃者,则有瘀血腐脓流出。治宜温阳散寒,补益脾肾,方选阳和汤加味,外用可选回阳玉龙膏。类似慢性骨髓炎,骨结核形成之寒性脓疡等证。
-
血寒
血寒为证候名,亦称血分寒,即寒之在血分的证候。是指外感寒邪,寒入血分,或阳虚不能温煦血脉,而使血行凝涩不畅的病理变化。症状见肢体麻木疲软,皮肤不泽,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块痛,得热则止,女子月事后期而痛,脉细而缓,法当温之。
-
阴毒喉风
概述:阴毒喉风为病证名。指感受阴寒毒邪所发。辨证论治:《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阴症。脉微细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肾伤寒。宜半夏桂枝汤(半夏、桂枝、甘草)或苦酒汤(黄芪、白芍、桂枝、苦酒)。脏寒咽闭,吞吐不利,用密附子(含在口中)。”
-
白虎桂枝柴胡汤
处方:石膏3钱,知母3钱,甘草2钱,粳米半杯,桂枝3钱,柴胡3钱。功能主治:温疟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用法用量:煎大半杯,热服。各家论述:《医学金针》:柴、桂散肝胆之邪;甘草、粳米生津利水。洵属良方。摘录:《四圣心源》卷七
-
凉而行之
凉而行之治疗学术语。指反治法之汤饮调剂原则。指大寒之证用热性药物治疗时,应待其汤液寒凉之后饮服,以顺其寒证特性,避免格拒不良反应。《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
内钓
出《幼科发挥》。惊风的一种类型。多由内伤寒冷所致。因寒则拘急,内脏掣痛。明·陈治《幼幼近编》:“内钓属脾胃虚寒,寒主收引,故伛偻拳曲,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也。”治宜温中定痛,用理中汤加木香、吴茱萸、肉桂。
-
胸中痞硬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伤寒贯珠集》卷二:“此痰饮类伤寒证,寒为寒饮,非寒邪也。《活人书》云:痰饮之为病,能令人憎寒发热,壮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正此之谓。”
-
腹中(疒丂)痛
指腹部缓痛,或可兼见腹部轻度拘急感。多由血虚寒滞所致。《金匮要略》:“妇人怀娠,腹中(疒丂)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又:“产后腹中(疒丂)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然胎前责实,故当归白芍散内加茯苓、泽泻,泻其水湿;(《金匮要略论注·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参见腹痛条。
-
短气嗽
短气嗽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十四:“肺主气,候皮毛,气虚为微寒客皮毛,入伤于肺则不足,成咳嗽。夫气得温则宣和,得寒则否涩,虚则气不足而为寒所迫,并聚上肺间,不得宣发,故令咳而短气也。”吴澄谓:“短气嗽。气亏于下,元海无根,上浮胸臆,呼不能开,咽不能降,气短喘咳,不相接续者,大虚之证,贞元饮。”
-
泽漆茱萸汤
《千金》卷十五:方名:泽漆茱萸汤别名:泽漆汤组成:泽漆2分,海藻2分,青木香2分,吴茱萸3分,茯苓5分,白术5分,桔梗5分,芍药5分,当归5分,大黄1分。主治:小儿夏月暴寒,寒入胃则暴下如水,四肢被寒所折则壮热,经日热不除,经月许日,变通身虚满腹痛,脉微细。《圣济总录》有犀角。
-
干姜粥
处方:白米4合,干姜1两,良姜1两。功能主治:温暖脾胃,散寒止痛。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痛,脾胃虚寒,呕吐,呃逆,泛吐清水,肠鸣腹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凡发热之时以及阴虚内热的病人,不可选用。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产后心痛
概述:产后心痛为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病因病机:多因素有宿寒,产后体虚,寒搏于血,血凝不行,上冲心之络脉;或气血大虚,寒搏于血,血与寒凝,伤及心经所致。症状: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伤于心之正经者,亦称真心痛,症见指甲青黑,手足冷而过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方用大岩蜜汤合失笑散。
-
浮刺
概述:浮刺为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指治疗肌肉挛急而属于寒的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浮刺和毛刺、扬刺同属浅刺法,但是毛刺为少针而浅刺,扬刺是多针而浅刺,与本法均有所不同。操作方法:在患部邻近处斜刺,进针浅而上浮。斜针浅刺。
-
时行
概述:时行为病名。《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肘后备急方》卷二:“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
消暑活产丹
《石室秘录》卷六:方名:消暑活产丹组成:人参1两,当归2两,川芎1两,肉桂2钱,青蒿1钱。主治:产后忽感中暑,霍乱吐泻。各家论述:产妇只补气血,气血既回,暑气自散,况方中又有祛寒解暑之味乎,所以奏功独神也。今仍用肉桂以温其虚寒,以青蒿而解其微暑,用之于大剂补气血之中,是以驾御而不敢有变乱之形。
-
从化
从化是指病证的性质随体质阴阳而变化,如从阳而化热、从阴而化寒等。感受六淫邪气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医宗金鉴》:“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
-
治求其属
治求其属治疗学术语。如阴虚阳亢的虚热证,用苦寒药泻热而热不退,当用补阴法治疗;阳虚阴盛引起阴寒偏盛证,用辛热药散寒而寒不去,当用补阳法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注:“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
-
骨蚀
骨蚀病名。痈疽内陷而侵蚀于骨之病证。出《灵枢·刺节真邪》。有:“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内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该病因久患疮疡,毒邪内著而骨被腐蚀破坏者,甚而有脓。相当于骨骺炎或骨髓炎。证治可参见附骨疽条。
-
调卫饮
《丹台玉案》卷五:调卫饮:处方:广木香木通枳壳各2.4克当归穿山甲漏芦柴胡各3克甘草0.9克功能主治:行气通乳。主产后感寒,气滞血凝,乳汁不行。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主治:产后发寒,皆缘乳汁不行,以致多寒。
-
回阳救急丹
处方:鹿茸3钱,人参3钱,小茴3钱,故纸3钱,附子2钱,肉桂2钱,吴萸2钱,沉香2钱,麝香1钱,官桂2钱。功能主治:镇痛散寒,强心助气。主阳气衰弱,肾寒精冷,性交感寒,小腹纠痛,腰膝酸软。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水送下。注意:忌食生冷,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
凛水
凛水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
证候错杂
证候错杂指疾病某阶段中表、里,寒、热,虚、实等性质相反的证候同时存在的情况。一般可能有四种情况:一是表里同病,寒热虚实性质并无矛盾,如表里实寒证、表里实热证;二是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同,但虚实性质相反,如表实寒里虚寒证;四是表里同病寒热虚实都相反,如表实寒里虚热证,此类证候少见。
-
冷嗽
因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如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谓其候呼吸气寒,口如饮冰雪,呕唾冷沫,胸中急痛,昼静夜甚,得温则止,遇寒即发。治宜温肺止咳,用干姜汤、橘皮汤、紫菀饮、胡椒理中汤等。参见五嗽、咳嗽条。
-
暖痰法
暖痰法小儿敷贴疗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绝,醒则吐出如绿豆粉,浓厚而带青色,此寒极之痰。以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胸前,慰完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良久其痰自开。”
-
冷痧
因伤于寒邪所致的痧证。《痧证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人当夏月乘凉于深堂广厦之中,消暑于冰雪瓜桃之类,遂致遏郁清阳,阴寒内沍,伤脾败胃,凝结成痧者有之;或夜凉失被,触犯外邪;证见呕泻、腹痛,面白唇青,汗出肢冷,甚则畜血唾血,寒偪热溢,阴极似阳,或为盘肠、吊脚等痧症。
-
地黄雄黄散
别名:地黄雄黄饮、地黄豆豉汤处方:生地黄4两,淡豆豉4两。功能主治:小儿瘟毒,痘疮不出,冬应寒反热,或被积寒暴发,热毒不得宣泄,而致温毒发斑,疮痘出不快,身斑如绵纹,心闷而咳,但呕清汁者。摘录:方出《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
寒剂
寒剂方剂学名词。指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寒能制热条。
-
产后伤寒
概述:产后伤寒为病证名。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触冒寒气而为病,谓之伤寒。产妇血气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动,为寒所伤,则啬啬恶寒,翕翕微热,数日乃歇,重者头及骨节皆痛,七、八日乃瘥也。”症状:症见产后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有汗用桂枝四物汤,无汗用麻黄四物汤。
-
泄脓血
泄脓血证名。即便脓血,又称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
黑骨温
黑骨温古病名。指发于冬令,临床以里热外寒,腰或胸胁痛为主症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症见“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反引饮,腰痛欲折,或胸胁切痛,类如刀刺,不得转动,热彭彭,服冷多则洞泻。”治宜清热解肌、温肾祛寒,用苦参石膏汤、知母解肌汤等方。
-
逆取
逆取为临床取穴法之一。即在本治标,在标治本的远取法。《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凡刺之方,必别阴阳,逆从得施,标本相移。逆取为指一种治法。即反佐法。《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王冰注:“反佐取之,是为逆取。寒病治以寒,热病治以热,是为逆取。”
-
星石二陈汤
《伤寒大白》卷一:方名:星石二陈汤组成:二陈汤加胆星、石菖蒲。主治:痰饮凝结中脘,上冲头额,时常作痛。加减:兼风者,加防风、荆芥;兼寒者,加细辛、川芎;发热恶寒,加羌活;头额作痛,痛连于目,加干葛、白芷、升麻;往来寒热,痛连头角,下连耳之前后,加柴胡、川芎。
-
灰滑苔
灰滑苔为舌象。舌苔灰黑而滑润,为寒水侮土,太阳中寒之证。一般有腹痛吐利,手足冷,脉沉细等。宜温阳散寒(见《伤寒指掌》)。
-
室女带下
室女带下病证名。见《济阴纲目》卷三。指未婚女子由于初潮不慎感受见寒,或用不洁水洗下体,或初来经血惊恐而成带下,或冲任虚寒而致带下量多者。治参带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