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经
《本经》即《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七情合和,五味、四气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等。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人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
-
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
手厥阴心包经
胸中支脉:②沿胸内出胁部,③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④沿上臂内侧(天泉),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⑤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⑥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
-
足太阳膀胱经
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再行本经之京骨穴,循行束骨、通谷穴至小指外侧之至阴穴。它在背部的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下行,通过髋关节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向下沿大腿后面行走,在腘窝部与前支经脉会合于委中穴处,继续下行,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
-
手心主
本穴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心痛、烦满、热血攻心、掌热、心烦闷、舌肿痛、痰涎壅盛、牙关紧闭、暴仆等症,均以放血为佳。中冲穴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昏厥。中冲配劳宫、大陵,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掌中热。中冲穴研究进展:对视野的影响:针刺中冲对视野有一定影响,而且与经络感传有关。
-
足太阴脾经
【语译】足太阴脾经:①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②上向内踝前边(商丘),③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④上膝骨内侧前边(血海、箕门),⑤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原文“腹胀、善噫…”
-
十五别络
概述:十五络脉又称十五络、十五别络。除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外,在躯干部,任脉在身前分出一支,督脉在身后分出一支,足太阴脾经有一大络从身侧分出。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各络脉均有一络穴。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
-
十五络
概述:十五络脉又称十五络、十五别络。除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外,在躯干部,任脉在身前分出一支,督脉在身后分出一支,足太阴脾经有一大络从身侧分出。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各络脉均有一络穴。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
-
十五络脉
概述:十五络脉又称十五络、十五别络。除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外,在躯干部,任脉在身前分出一支,督脉在身后分出一支,足太阴脾经有一大络从身侧分出。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各络脉均有一络穴。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
-
十二经别
阴经经别在头部合入与其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在头部合入于本经称“合”。在肩峰端的肩髃穴分出,上出于柱骨(第七颈椎),进入体腔后,下走于大肠,上属于肺脏,再向上沿气管,出缺盆(锁骨上窝)与本经相会合。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
配穴法
上,指上肢和腰以上;如胃痛近取中脘、胃俞,远取内关、足三里;其具体配用见下表:原络配穴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原太渊合谷冲阳太白神门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阳池丘墟太冲脏腑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络偏历列缺公孙丰隆支正通里大钟飞扬外关内关蠡沟光明八脉八穴配穴法:八脉八穴配穴法为配穴法之一。
-
中冲
本穴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心痛、烦满、热血攻心、掌热、心烦闷、舌肿痛、痰涎壅盛、牙关紧闭、暴仆等症,均以放血为佳。中冲穴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昏厥。中冲配劳宫、大陵,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掌中热。中冲穴研究进展:对视野的影响:针刺中冲对视野有一定影响,而且与经络感传有关。
-
归经
由于药物归经不同,同属一性味药物,其作用亦不相同,或作用部位有别,如黄芩、黄连,黄柏同属苦寒清热药,但黄芩入肺经而长于清肺热;黄连入心、胃经而能泻心火、清胃热;又如肉桂和干姜同为温里药。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疗脾胃气虚,腹泻呕吐,口渴自汗等多种病证,这些病证均与脾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关。
-
小吉
概述:小吉为经穴别名,即少泽穴。微握拳,拳心向下,伸直小指,于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
-
少泽
所属部位:指端少泽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皮肤由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少泽穴主治中风昏迷,癫疾,瘛疭;三棱针点刺出血。
-
少吉
微握拳,拳心向下,伸直小指,于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皮肤由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
-
经始
少冲穴在手少阴心经中的位置少冲在上肢内侧部经穴中的位置少冲穴的位置少冲穴的位置(手少阴心经)少冲穴的位置(肌肉)少冲穴的位置(骨骼)取法:微握拳,掌心向下,小指上翘,在小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处取穴。除有尺神经的指背支经过外,还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和掌背动脉的指背动脉形成的血管网。主心痛而寒。
-
少冲
所属部位:指端少冲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少冲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除有尺神经的指背支经过外,还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和掌背动脉的指背动脉形成的血管网。少冲穴可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之肘臂、手腕、手指疾患。少冲穴主治心痛,心悸,癫狂,中风昏迷,悲喜无常;
-
十二络脉
概述:十二络脉指十二经之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原称手太阳之别,又称支正。一支走向手阳明经脉;均可取本经络穴外关治疗。分支在通里穴处走向手太阳经脉。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手厥阴络穴内关治疗。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
-
十四络脉
概述:十四络脉指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的络脉。原称手太阳之别,又称支正。一支走向手阳明经脉;均可取本经络穴外关治疗。分支在通里穴处走向手太阳经脉。虚证见不能说话。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手厥阴络穴内关治疗。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取本经络穴丰隆治疗。
-
步廊
意指庭堂两边之游廊,或侧屋也。步廊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步廊穴的取法:仰卧位,在第五肋间隙中,中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步廊穴穴位解剖:步廊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横肌、胸内筋膜。
-
步郎
概述:步郎为经穴别名,即步廊。步廊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步廊穴在胸部的位置步郎穴的取法:仰卧位,在第五肋间隙中,中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步郎穴穴位解剖:步廊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横肌、胸内筋膜。
-
五脏病
概述:五脏病为病证名。《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经病则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疝癀,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色脱,遗溺,癃闭,其郁与胜,必侵及乎脾,脾受木邪,则胸满,呕逆,飧泄。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
-
经络证治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常可导致经脉循行部位发生病变,则可见臑臂内侧前廉酸楚病痛,或见拘急,或痿软,麻木不仁,肩臂痛等。手阳明大肠经证治:本经病变多由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和大肠邪热循经上冲所致。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则可见头项强痛,臂痛不举,痛引肩胛,上肢外侧疼痛、麻木、痿痹不用。
-
本经选穴法
本经选穴法为针灸取穴法之一。即循经选穴法。本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又《医学入门》:“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远取者以头面躯干部疾患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穴位,如阳明头痛取合谷,胃脘疼痛取足三里,近取者以选取病所较近的本经穴位,如肝区疼痛取章门,鼻塞不闻取迎香等。
-
循经选穴法
循经选穴法针灸取穴法之一。又称本经选穴法。又《医学入门》:“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远取者以头面躯干部疾患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穴位,如阳明头痛取合谷,胃脘疼痛取足三里,近取者以选取病所较近的本经穴位,如肝区疼痛取章门,鼻塞不闻取迎香等。
-
八脉
奇经八脉是人体十二经脉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条经脉,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本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经过股外侧、胁肋和肩胛部外侧,沿颈上抵面颊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阴蹻相并上行,入于风池穴处。
-
足少阴络脉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少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脉起于大钟穴,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而至足外踝,别行走向足太阳经;本络脉病变,脉气厥逆,则心烦胸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实,则闭癃;
-
针刺镇痛
首先是从沿着本经循行路线部位开始的,然后逐渐扩展至身体其他部位,与对照点比较,本经各穴位耐痛阈的提高在时间上开始得早,在程度上也更为显著。经脉上针感未抵达的各穴则相对较差。针刺镇痛区域的分布为什么具有循经特征,为什么呈单侧性,为什么可被阻滞,这些现象,用神经—体液观点很难作出圆满解释。
-
针刺镇痛的经络机理
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已发现:(1)镇痛区域的分布与一定经脉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2)镇痛区的分布是单侧性的。起针以后一般本经各个穴位的耐痛阈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高水平,而对照部位则下降较快。(4)针刺感传对针刺镇痛作用有明显的影响,感传通达范围内的各个穴位,痛阈和耐痛阈提高的程度显著而且稳定。
-
足厥阴肝经病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本经主要病证为:胁痛、胸闷,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呕吐,泄泻,遗尿,癃闭等。
-
手阳明之正
手阳明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阳明经别在肩峰端的肩髃穴分出,上出于柱骨(第七颈椎),进入体腔后,下走于大肠,上属于肺脏,再向上沿气管,出缺盆(锁骨上窝)与本经相会合。
-
足少阳胆经病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又《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
-
子母补泻法
子母补泻为针灸补泻法之一。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规律,根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故亦称子母配穴法。如肺经虚证,可补本经(金)母穴太渊(土),或母经(脾经)的穴位,称虚则补其母(土生金);
-
足阳明胃经病
足阳明胃经病为本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疾患、头面五官的疾患、精神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
五输配穴法
如肝经配五行属“木”,肝经虚证,可补本经母穴曲泉(水);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主要条件,在古代哲学思想“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指导下,根据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规律,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基础,结合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理论制订的一种逐日按时的取穴方法。
-
手阳明经别
手阳明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阳明经别在肩峰端的肩髃穴分出,上出于柱骨(第七颈椎),进入体腔后,下走于大肠,上属于肺脏,再向上沿气管,出缺盆(锁骨上窝)与本经相会合。
-
子母补泻
子母补泻为针灸补泻法之一。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规律,根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故亦称子母配穴法。如肺经虚证,可补本经(金)母穴太渊(土),或母经(脾经)的穴位,称虚则补其母(土生金);
-
拔原法
拔原法为取穴法之一。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此法为元代医家王海藏所倡用,故又称王海藏拔原法。《普济方》王海藏拔原法:“假令针肝经病,于本经原穴一针,如补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如泻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泻一针。如余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
络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十五络脉、孙络、血络、浮络,以及后世增补的丝络、缠络等,均属络脉范畴。《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莫枚士《研经言》注:“以连本经之脏腑曰属,以萦本经相表里之脏腑曰络。”
-
王进之
王进之即王好古。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医垒元戎》、《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书。凡本经病症选用本经原穴进行治疗者,谓之拔原法。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此法为元代医家王海藏所倡用,故又称王海藏拔原法。
-
足阳明之正
足阳明之正即足阳明经别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参见足阳明经别:足阳明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在大腿前面从本经分出,进入腹腔,入属于本经胃腑,散布脾脏,向上通于心,沿食管上行,浅出于口腔,上达鼻根,还绕眼眶,连于目系(眼后与脑相联的组织),合于足阳明经脉。
-
手少阴之别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半字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九《十五络脉》、《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第一及《圣济总录》卷一九一删),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从腕关节后1寸处的通里穴分出,沿本经上行进入心中,再向上联系舌根部,归属于目系(眼后联系于脑的组织)。
-
虚者补其母
虚者补其母为治则。出《难经·六十九难》。指根据五行相生和五脏母子关系的理论,对于五脏虚证应采用补益“生我”之脏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如脾为肺之母,肺虚的病人不但补肺,还要补脾,即所谓培土生金。针灸疗法凡是虚证,可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肝虚证取用肾经水穴阴谷,或本经水穴曲泉治疗。
-
龙颔
概述:龙颔:1.经穴别名;中庭为经穴名(ZhōngtíngCV16)。蔽骨犹屏门,胸部为庭院,包络为宫城正室,心主居之。仰卧取穴。深层有第6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中庭穴主治胸胁胀满、心痛、呕吐、小儿吐乳。中庭穴配俞府、意舍治呕吐。中庭配中府,有宽胸利膈,行气消积作用,主治噎膈,停食,食反,胸闷。
-
中庭
概述:中庭:1.经穴名;穴在蔽骨之上凹隙处。快速取穴:在胸部,由锁骨往下数第5肋间,平第5肋间,当前正中线上即是中庭穴。深层有第6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中庭穴主治胸胁胀满、心痛、呕吐、小儿吐乳。中庭穴配俞府、意舍治呕吐。中庭配中府,有宽胸利膈,行气消积作用,主治噎膈,停食,食反,胸闷。
-
足少阳之正
足少阳之正即足少阳经别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参见足少阳经别:足少阳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本经别从足少阳经分出,绕过髀部进入外阴中,与足厥阴经别会合;分支进入季胁,归属于胆,散布肝脏,上贯心脏,再向上挟食道两侧,浅出下颔部中央,散布于面,联系眼球后通于颅脑的部位,在目外眦与本经相合。
-
王海藏
王海藏即王好古。通经史,好医方,曾跟随金代名医李东垣学习,精通医学,为赵州医学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著有《阴证略例》、《此事难知》、《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书。拔原法为取穴法之一。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
-
王海藏拔原法
王海藏拔原法即拔原法。拔原法为取穴法之一。凡本经病症选用本经原穴进行治疗者,谓之拔原法。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此法为元代医家王海藏所倡用,故又称王海藏拔原法。
-
足少阴之别
足少阴之别即足少阴络脉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少阴肾经的别出络脉。脉起于大钟穴,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而至足外踝,别行走向足太阳经;另一支与本经并行向上,走于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本络脉病变,脉气厥逆,则心烦胸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