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漏
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皆为湿热之象。阴虚火旺:肛漏·阴虚火旺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瘘管外口凹陷,周围颜色晦暗,脓水清稀,病程缠绵,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不寐,食欲不振,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
-
漏疮
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皆为湿热之象。阴虚火旺:肛漏·阴虚火旺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瘘管外口凹陷,周围颜色晦暗,脓水清稀,病程缠绵,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不寐,食欲不振,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
-
肛漏·阴虚火旺证
定义:肛漏·阴虚火旺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瘘管外口凹陷,周围颜色晦暗,脓水清稀,病程缠绵,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不寐,食欲不振,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
-
肛漏·正虚邪恋证
定义:肛漏·正虚邪恋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healthyqideficiencyandlingeringpathogen)是指病程日久,正虚邪恋,以肛周流脓液,质地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漏口时溃时愈,肛周有溃口,按之较硬,或有脓液从溃口流出,且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舌质淡,舌苔薄,脉濡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
-
肛漏·湿热下注证
定义:肛漏·湿热下注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diffusing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以肛周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或滑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
-
痔漏
即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皮下血栓形成和增生的结缔组织。肛门痈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所致。本病发病率高,在肛门直肠疾病中仅决于痔,居第2位,肛漏多由原发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也有仅有内口或外口者。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
-
漏痔
漏痔病名。指肛漏日久,气血衰败,脓水淋滴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该病虽应以外治为主,但亦须在手术前后积极配以内治,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
-
复杂性肛漏
复杂性肛漏病名。指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且管道弯曲而多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门漏管。证治可参见肛漏条。
-
牛鼻漏
牛鼻漏为病名。形似牛鼻孔之肛漏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漏与曲尺痔相似,形状如牛之鼻孔。”《外科十三方考》下编:“肛门侧边一寸处,如疽如节,穿头后,时出脓水不干,延数日后,患部即肿起化脓,再数月后又有一枚肿起成脓,脓水不干,延穿至三四孔后,内中结玺。”治宜内服槐角丸,外以药线插入,薰洗汤外洗;
-
五痔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出《五十二病方》。或肛内生小肉,上有孔窍,根蒂较小。相当于肛漏或混合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生裂,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治宜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疏风利湿,可选用槐角丸。
-
泊肠痔
泊肠痔病名。肛门部痔漏之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证见外痔、环肛内痔、外痔之混合痔,或兼肛漏等病而聚集于肛门外者,尤如停泊者,故名。参见内痔、外痔、肛漏等条。
-
挂线疹法
挂线疹法外治法之一。多用于治疗肛漏。如该书称:“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药线日下,肠肌日长。”指用药线(或普通丝线)或橡皮筋挂开漏管的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扎线的张力,逐渐使局部气血阻断,使组织缓慢发生坏死,以达到逐步切开漏管的目的。此外,对于疮疡溃后形成的漏管也可采用挂线疗法。
-
悬胆痔
悬胆痔病名。指痔疮合并肛漏者。见《外科大成》卷二。有:“生于脏内,悬于肛外,时流脓水,便痛出血。”该病相当于内痔,混合痔并发肛漏者。证治可参见各条。
-
肛瘘挂线疗法
中医·挂线疗法:挂线疗法为治法。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使治疗较困难,需分期手术。俯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手术步骤:1.先在探针尾端缚一橡皮筋,再将探针头自瘘管外口轻轻向内探入,在肛管齿线附近处找到内口;
-
痔漏熏洗法
痔漏熏洗法痔漏外治法之一。指用药物煎汤先薰后洗之治疗方法。出《五十二病方》。临床常用方剂有五倍子汤、荆芥汤、却毒汤、枳壳汤等。该法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祛毒之作用。适用嵌顿性内痔、血栓外痔、炎性外痔、肛裂、脱肛、肛漏、肛周脓肿等多种病。
-
通肠漏
通肠漏病名。指漏管已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之上下而深达直肠内外者。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宜采用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参见肛漏条。
-
骑马漏
概述:骑马漏为病名,又称海底漏。指外口位于会阴部之肛漏。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骑马漏的病因病机:骑马漏因湿热下注所致。初为会阴处肿胀,疼痛,后破溃流脓,日久成漏;久不收口,甚者可波及泌尿器官及生殖器官,不仅尿液可自漏口流出,甚而尚可影响生育。相当于复杂性肛漏。
-
葡萄痔
葡萄痔的治疗:辨证治疗:血热瘀阻:外痔·气滞血瘀证(externalhemorrhoidwithpatternofqistagn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胀痛或坠痛,可有异物感,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质紫暗,舌苔淡黄,脉弦涩为常见症的外痔证候。包括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等。
-
菱角痔
菱角痔病名。指复杂性肛漏外口较多者。因其肛漏外口较多,有如菱角状,故而得名。《外科大成》卷二:状如菱角,左右皆有三四孔。”治疗应以外治手术为主,可先用挂线疗法或脱管锭除去漏管,再服蜡矾丸收口。体虚者可配合服用十全大补汤。
-
挂线疗法
中医·挂线疗法:挂线疗法为治法。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使治疗较困难,需分期手术。俯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手术步骤:1.先在探针尾端缚一橡皮筋,再将探针头自瘘管外口轻轻向内探入,在肛管齿线附近处找到内口;
-
坏疽漏
坏疽漏病名。肛门周围之特异性感染引致多处漏管者。见《临床实用痔漏学》,又名恶漏。证见肛门周围及臀部两侧皮肤肥厚,肌肉黑硬,有结块形如鸡蛋大小,痛痒,常有多数漏管,或不互通,或各相串连。甚者可致该部位之软组织腐烂坏死。治宜清热解毒,化瘀活血之剂。亦可选配枯痔锭、脱管锭治疗。
-
肛瘘挂线手术
中医·挂线疗法:挂线疗法为治法。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使治疗较困难,需分期手术。俯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手术步骤:1.先在探针尾端缚一橡皮筋,再将探针头自瘘管外口轻轻向内探入,在肛管齿线附近处找到内口;
-
核桃痔
核桃痔病名。相当于肛漏合并痔疮者。《外科大成》卷二有:“肛外一边,形如核桃,有孔肿痛流脓。”一般以外治法为主,如用挂线疗法或手术切开疗法治疗。同时配合内服药物治疗,如可服用蜡矾丸收口。
-
海底漏
又叫骑马漏。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是指会阴处所生窦道者。即外口位于会阴部的肛漏。海底漏的病因病机:海底漏因湿热下注所致。初为会阴处肿胀,疼痛,后破溃流脓,日久成漏;久不收口,甚者可波及泌尿器官及生殖器官,不仅尿液可自漏口流出,甚而尚可影响生育。
-
屈曲漏
屈曲漏病名。漏管屈曲多支之肛漏。《外科大成》卷二:“其管屈曲不直,难以下药至底也。”
-
通脊漏
通脊漏病名。指肛漏漏管已通向脊骶骨者。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症见患者局部有油脂样分泌物,下位腰椎骨处有酸困感。该病以外治手术为主,内治法多用于手术前后,可服用象牙化管丸。或用熏洗法以减轻局部症状。
-
色痔
色痔为病证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同房后即肿痛发者为色痔。”泛指因房劳过度而发的痔疮、肛漏、肛门脓肿等病。临床时,大凡因房室过度而诱发之痔疮、肛漏、肛门脓肿者,均称之为色痔。
-
周玉祥
周玉祥,1947年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大肠炎性疾病;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周玉祥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出版《痔与肛瘘中医治疗》专著一部。
-
气壮痔
气壮痔为病名。指由于情绪激动而发之痔者。该痔多因患者情绪刺激,或起居不慎等情绪波动而诱发。或遇劳苦气怒酒色过度所致者。《外科大成》卷二:“…遇劳苦气怒酒色则发,发则肿胀,形若核桃,坚硬如石,俟气消毒散则平复如初,惟戒气怒,不须医治。”常见于单纯肛漏并发感染者。
-
马蹄漏
马蹄漏为病名,即肛漏漏管的走行类似马蹄状者,亦称马蹄铁形漏。外口通常位于肛门左、右侧,因管道纡回方向不同,又有前马蹄漏与后马蹄漏之别,为复杂性肛漏的一种。
-
曲尺痔
曲尺痔为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肛门侧边一寸处,如疽如疖,穿头后,时出脓水不干,延数日后,患部即肿起化脓,再数月后又有一枚肿起成脓,脓水不干,延穿至三四孔后,内中结玺。”治宜内服槐角丸,外以药线插入,薰洗汤外洗;或用挂线,手术疗法均可。
-
牝痔
肛门痔漏之一种。出自《五十二病方》。该书多条论述对牝痔之证候、并发症、治疗、手术已有不少正确的认识。如:“牝痔之入窍中寸…即肛边有漏孔,漏管弯曲,便后出血的病症。相当于肛漏。又《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描写牝痔症状为:“肛边生疮而出血也。”
-
牡痔
肛门痔之一种。出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牡痔,有蠃肉出,或如鼠乳状,末大本小,有孔其中…又“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系以小绳,剖以刀,其中有如兔xx,若有坚血如扬末而出者,即已。”相当现代之外痔、混合痔或并发肛漏者。证治参见各有关条。
-
莲花痔
莲花痔病名。指痔形状似莲花者。其特点为肛漏日久,外口已有肉芽组织增生,时出脓水且自觉痒痛。《外科大成》卷二有:“状如莲花,层层叠起,有细孔,痒痛出脓水。”治宜内服槐角地榆丸,外用如圣散敷,或手术治疗。
-
酒痔
酒痔病名。①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有:“若肛边肿痛生疮者酒痔也。”相当于肛门周围脓肿,其病多在过量饮酒后发作,治疗可服蜂房膏。余可参见肛痈条。②牝痔的别名,相当于肛漏。详见牡痔条。
-
单纯性肛漏
单纯性肛漏病名。肛漏之仅有一个内、外口者。多指肛门漏管形成之初,其窦道浅在、单一、分支少或无,内口在齿线以下,与外口相通者仅只一口者,称之为单纯性肛漏。
-
蜂窠漏
蜂窠漏病名。指复杂性肛漏,漏口较生,形似蜂窠状者。见《外科大成》卷二。有:“蜂窠漏……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证治参见肛漏条。
-
穿臀漏
穿臀漏病名。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穿过臀部外侧,患者常疼痛难忍,患部脓水淋漓,往往可形成多条漏管。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参见肛漏条。
-
穿裆漏
穿裆漏病名。属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通向会阴部,如进一步可穿透阴囊。治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证治可参见肛漏条。
-
缠肠漏
缠肠漏病名。指漏管环绕肛门之复杂性肛漏。因其漏管形状而得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
箅漏
箅漏病名。指肛门周围生有窦道者。《医学入门》卷六:“……肛门左右别生一窍,流出脓血,名为箅漏。”属肛漏之一。
-
寒莓根
《*辞典》:寒莓根: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拼音名:H nM iGēn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治胃痛吐酸,黄疸肝炎,吐泻,白带,痔疮。①江西《草药手册》:活血凉血,清热解毒。治黄疸型肝炎,月经不调,产后发热,小儿高烧,痔疮肛漏。(《闽南民间草药》)②治黄疸:寒莓根、虎刺、阔叶十大功劳、白马骨各三至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