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反之,阴阳失衡,一方偏盛或偏衰则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想和说理工具。
-
病机学
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阴阳失调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根本的病机。《内经》多次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机能活动的基本过程。《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
刚柔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张景岳注:“形证有柔刚,脉色有柔刚,气味尤有柔刚,柔者属阴,刚者属阳,知柔刚之化者,知阴阳之妙用矣。”《素问遗篇·刺法论》:“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张景岳注:“十干五运,分属阴阳,阳干气刚,甲、丙、戊、庚、壬也;
-
阳中有阴
阳中有阴是指与“阴中有阳”同指阴阳之间的互相包含和互根互用关系。出《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从阴阳的互根关系而言,“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包含,如夏至乃阳盛之时而一阴生,冬至乃阴盛之时而一阳生,都说明阴阳因其互根关系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
阴中有阳
阴中有阳是指与“阳中有阴”同指阴阳之间的互相包含和互根互用关系。出《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从阴阳的互根关系而言,“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包含,如夏至乃阳盛之时而一阴生,冬至乃阴盛之时而一阳生,都说明阴阳因其互根关系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
生之本
生之本即生命的源泉与根本,指阴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是天地之道,所以生命的发生及其全过程,都由天地阴阳相反相成的作用所支配,故人的生命,亦以阴阳为根本。
-
以情胜情疗法
现代心理学也肯定了情绪活动两极性的特点,根据情志阴阳属性的不同,强制性地纠正患者不良情感状态,就是阴阳两极互抑疗法,这也属于以情胜情疗法。以情制情疗法的应用:情志活动可影响人体的阴阳气血,过强的、持久的情绪刺激可引起疾病,而正确地运用情志之偏,可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机体功能恢复协调而使病愈。
-
柔刚
柔刚阴阳的两种不同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张景岳注:“形证有柔刚,脉色有柔刚,气味有柔刚,柔者属阴,刚者属阳,知柔刚之化者,知阴阳之妙用矣。”参刚柔条。
-
和合阴阳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茯苓5钱,香薷1钱,藿香1钱,苏叶1钱,厚朴5分,陈皮3分,枳壳3分,砂仁1粒,天花粉1钱。功能主治:和其阴阳之气,佐以祛暑。主中暑,气不升降,阴阳拂乱,霍乱吐泻,角弓反张,寒热交作,心胸烦闷。用法用量:水煎,探冷,徐徐服之。摘录:《辨证录》卷六
-
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素问·评热病论》:“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⑤指“胜气”。《本草衍义·砒霜》:“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灵枢·胀论》:“体重不能胜衣。”
-
医理真传
《医理真传》综合性医书。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探《内经》“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之旨,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平衡、制约等辨证关系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二-四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阴虚症和一些杂病的证治。方解颇详。
-
否格
否格病名。阴阳之气阻滞不通所致的疾患。《中藏经·阴阳否格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参见黄疸、厥逆、痞等条。
-
五态人
五态人即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人格类型。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少阳之人,多阳少阴…这种人格分类是较高层次的,归纳了比较典型的个性类型,而许多人的个性特征往往不具有这种典型性,兼于两种类型的混合型者大量存在。近年出现的“五态性格测验表”,已将这一理论直接用于临床性格测定。
-
平补平泻
概述:平补平泻(evenreinforcing-reducingmethoduniformreinforcing-reducingmethod)为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的针刺补泻操作方法。即对阴阳不平的病症,只要采用上提下插的补泻法达到经气调和即可,无需大补大泻。先泻后补的针刺手法·平补平泻:平补平泻指先泻后补的针刺手法(补泻方法)。类似古代的导气法、平针法。
-
伏匿脉
伏匿脉为脉象之一种。寸关尺三部按之皆无,寻至尺后才觉察。指脉象混乱,不易察明,时而阴部见阳脉,时而阳部见阴脉,所谓阴阳相乘;平人见此为体质之特征,病人见此者,为阴阳不和之象。《难经·二十难》:“脉有伏匿…脉居阴部而反见阳脉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阳部,指寸部或肌肉之上;
-
参芍汤
处方:人参、白芍、附子、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功能主治:休息痢,经年不愈,下焦阴阳皆虚,不能收摄,少腹气结,有似症瘕。各家论述:纯然虚证,以痢久滑泄太过,下焦阴阳两伤。故以参、茶、炙草守补中焦;参、附固下焦之阳;白芍、五昧收三阴阳之阴,而以少阴为主,盖肾司二便也。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一阳
概述:一阳为经络名。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与厥阴经互为表里。又可称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少”即大小,阴阳之气有大有小,“两阳合明”谓之阳明,指阳气最盛。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
内稳态
内稳态是人体内部在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的一种可变而又稳定的状态。他认为“平衡”概念已用来表达系统内较为简单的理化状态,即是封闭系统内诸种力达成平衡;钱学森倡导的人体科学提出人体功能态学说,认为人的稳定功能态是一种“亚稳态,是可变可凋的,可从一种稳态转入另一种稳态,都是健康的稳定功能态。
-
满而补之
满而补之即邪气有余的实证,反而施用补法,可导致阴阳正气发生错乱。满,《针灸甲乙经》卷五第六作“实”。《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胰,阴阳相错。”
-
五态之人
五态之人指《内经》对人的体质分类之一种,出《黄帝内经灵枢·通天》。五态之人是与“阴阳二十五人”不同的另一种体质分类方法,二者都有从性格、心理特征推断体质的内容,由于性格和心理特征固然与体质相关,但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虽然可以作为体质分型的参考,但不能视为绝对标准而过分拘泥。
-
阴阳汤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组成:黄耆、白茯苓、白术、山楂肉、甘草、木通、砂仁、杏仁各等分。用法用量:水煎服。主治:霍乱腹痛甚。张子和曰:霍乱吐泻,乃风湿暍三气合邪也。湿土为风木所克,郁则生热,心火上炎,故吐,吐者暍也;又邪在上焦则吐,在下焦则泻,在中焦则吐泻交作。附注:阴阳水、生熟水(《医方集解》)。
-
自发辩证法
自发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初级形态。亦称朴素辩证法。中医学与辩证法:中医学在其发展中,积极地吸收和发挥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其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元气学说等,内化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并从医学角度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辩证法的内容。
-
五行成数
五行成数为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即一、二、三、四、五分别为水、火、木、金、土的生数。五行生数、成数一方面把自然数配属五行,便于五行的推演运算,另一方面亦通过生成数的奇偶而与阴阳发生联系,使每一行都可分为阴阳,而阴阳又能统辖五行。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养生专著。本书大旨是参合“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而会归于一,能“妙契大道”,故名。后代名家亦多本内丹、外丹、房中等说注释之。在唐代被推为内丹要籍,认为本书借助八卦学说等,论述了阴阳为作丹的根基、大丹乃阴阳的作用、火候是阴阳变化的表象等内丹术的重大理论问题。
-
五行生数
五行生数为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即一、二、三、四、五分别为水、火、木、金、土的生数。五行生数、成数一方面把自然数配属五行,便于五行的推演运算,另一方面亦通过生成数的奇偶而与阴阳发生联系,使每一行都可分为阴阳,而阴阳又能统辖五行。
-
阴阳人格体质说
这两种分法实是一个体系,即可归并为太阳—火型人、小阳—金型人、阴阳和平—木型人少阴—土型人、太阴—水型人。每一类型的具体特点都涉及到个性特点与体质特点两方面,个性指人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体质侧重于反映生理机能及其特点,二者均由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所形成。
-
杀
《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素问·阴阳类论》:“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灵枢·玉版》:“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素问·水热穴论》:“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㈡(shài,音歃)衰退,消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
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是有关房中术的最早论述。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天下至道谈》解开了这一迷团。为之出汗,曰外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张志聪谓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故避免阴精亏损,才可阴阳调和。王冰注女子二七月经始至,以后按月经血盈满即来月经,此正常,为七可损。
-
一阴一阳
为阴阳相兼的一种脉象。《难经·四难》:“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厥阴与少阳:一阴一阳指厥阴与少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咽喉干燥,病在土脾。”又“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王冰注:“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谓三焦之脉也。”
-
产后乍寒乍热
概述:产后乍寒乍热为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三。亦名产后寒热往来。症状:《经效产宝》:“阴阳不和,败血不散,皆作乍寒乍热…辨证论治:气血虚损者,治宜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方用增减四物汤(当归、芍药、川芎、人参、干姜、甘草)加柴胡。败血留滞者,治宜活血通经,方用夺命丹或生化汤加柴胡。
-
产后寒热往来
概述:产后寒热往来为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乍寒乍热。病因病机:由产后气血虚损,阴阳不和或败血留滞,经脉阻闭,营卫不调所致。治疗:气血虚损者,治宜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方用增减四物汤(当归、芍药、川芎、人参、干姜、甘草)加柴胡。败血留滞者,治宜活血通经,方用夺命丹或生化汤加柴胡。
-
三阳三阴
三阳三阴是经络的命名,阳分太阳、阳明、少阳,总称三阳;又可称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阴为三阴,少阴为二阴,厥阴为一阴。见《素问·阴阳类论》、《素问·阴阳别论》。分“太”、“少”是指阴阳之气有大有小,“两阳合明”谓之阳明,指阳气最盛;“两阴交尽”谓之厥阴,指阴气最微。
-
亟
亟㈠音气(qì)。《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素问·疏五过论》:“粗工治之,数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王冰注:“数刺阴阳经脉,气夺病甚,故身体解散而不用,四支废运而转筋,如是故知死日有期。”
-
和
和①五治法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⑤安和,和缓。《素问·至真要大论》:“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
-
脱绝
脱绝病证名。指亡阴引起阳脱,或亡阳伴随阴竭的阴阳相离绝的垂危重证。如大汗出或大吐大泻的失水病人,如救治不及,就会导致阳气虚脱,出现冷汗淋漓,脉微细或芤大,四肢逆冷甚至死亡,即为亡阴引起阳脱的脱绝证。《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
神明
概述:神明:1.神或精神;2.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现象及规律;《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交
概述:交:1.两条以上经脉的交错或脉气的互相会合;《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颊中,旁约太阳之脉。”交结·交:交结。《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搏脉痹躄,寒热之交。”《类经·种子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
-
虚实更作
虚实更作正虚与邪盛的病理变化交替出现。《素问·疟论》:“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
阳化气
阳化气(yangtransformingqi)是指阳主气化。阳性动而发散,事物从有形到无形的变化属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高世栻注:“阴阳者,变化之父母,张阳化气,阴成形,言阳化而为气,阴变而为形。”
-
五中
五中为解剖结构名词。即五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生,何藏最贵?”王冰注:“五中谓五脏。”
-
淫邪
《素问·上古天真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②指阴阳逆乱之气。《素问·八正神明论》:“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③过盛的病气。《灵枢·九针论》:“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④泛指各种致病邪气。《灵枢·病传》:“正气横倾,淫邪泮衍。”
-
帛书经脉
内容记载十一脉,因名《帛书经脉》,或名《十一脉灸经》。《帛书经脉》有三种版本,近人又分别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分甲种本、乙种本两种)。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为研究经络学说的形成历史提供了原始的实物根据。载于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中。
-
张家山汉简脉书
张家山汉简脉书为西汉医学简牍。其中不少病名可以在《五十二病方》中找到。而关于十一脉及其死候的内容,又可以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找到相应的段落。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张家山汉简《脉书》是《阴阳十一脉》的传本之一,同时推测马王堆出士的针灸书实际上只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
-
动
概述:动:1.病证名;振掉动摇之象。《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动脉为脉象之一。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搏动部位较局限,节律不匀。见于惊恐及痛证。《脉经》:“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
形能
形能即形态。能与态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
橐籥丸
《御药院方》卷四:方名:橐籥丸组成:硫黄1两,水银1两(2味同研,结成砂子),木香半两,当归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藿香叶半两,大黄(湿纸裹,连灰火内煨熟,去纸)1两。主治:胸膈不利,痞闷结胸;产后吐逆,阴阳不调;男子气痛及诸呕吐;兼治伤转令元气虚损,及中暑毒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米饮化下。
-
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素问·上古天真论》:“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上工十全九。”《素问·腹中论》:“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
謇吃
謇吃病证名。《广雅》注:“口吃难于言也。”本病的病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认为:“人之五脏六府,禀四时五行之气,阴阳相扶,刚柔相生,…若阴阳之气不和,府藏之气不足,而生謇吃…养生方云愤满伤神,神气通于舌,心损则謇吃。”参见重言与口吃条。
-
二阳三阴
二阳三阴指阳明经和太阴经,阳明为二阳,太阴为三阴。《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肘。”马莳注:“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三阴者,手太阴肺经也。”
-
卷
卷㈠(juǎn)①短缩不利。《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灵枢·刺节真邪》:“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⑶(quán,音全)通“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拳多肉以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