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外肌
定义:眼外肌(extraocularmuscle)是附着于眼球外面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等的统称。眼外肌的神经支配:内、上、下直肌及下斜肌均受动眼神经支配,外直肌受外展神经支配,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如果有某条肌肉麻痹(支配该肌的神经麻痹)时,肌肉之间失去协调,即可发生眼位偏斜而出现复视。
-
眼球突出性甲状腺肿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内分泌性眼肌病变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内分泌性浸润性突眼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浸润性突眼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甲状腺眼病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甲状腺毒性眼病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格雷夫斯眼病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恶性突眼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Graves眼病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甲状腺相关眼病
总之,双眼突度差不超过10.9mm。非浸润性病变,眼部主要表现非炎性病变,如眼睑退缩,巩膜露白,下落迟缓,凝视,若有眼球突出,但无限制性眼外肌病变和视神经损害。并伴随少量的黏多糖的增多和结缔组织增生。用27号注射器,25mm长针头在眶顶下注射,根据上睑退缩的程度选用药量,上睑退缩0~本药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共同性斜视
检影之前对于40岁以下无青光眼指征者,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使眼球处于调节静态的屈光状态,最理想的麻痹剂不仅要有较强的麻痹睫状肌的作用,使剩余调节力减少至最低限度,而且要求持续时间越短越好。7天,最好用眼膏,亦可用眼水。将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于眼外肌治疗斜视,开辟了非手术治疗斜视的新途径。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3.上睑下垂单眼的先天性、外伤性或继发性上睑下垂者向前或上方注视时,过多的神经兴奋传递到对侧健眼,致使其上睑退缩,睑裂过大,但无上睑迟落,需与甲状腺相关眼病鉴别。也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4)脂肪切除术眼球突出程度较轻者,可经球结膜切口,切除眶内脂肪,尤其是肌锥内脂肪,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
眶底骨折综合征
如果患者在清醒状态,常主诉复视,尤其向上或向下注视时明显,也可因伤后眼睑肿胀、眼球内陷或合并严重的眼球挫伤、视功能下降明显而无复视。(2)手术指征:牵拉试验阳性、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X线或CT检查阳性的眼球内陷者,其眶底骨折处确定有下直肌、下斜肌及周围组织的嵌入。
-
爆裂性眶底骨折
如果患者在清醒状态,常主诉复视,尤其向上或向下注视时明显,也可因伤后眼睑肿胀、眼球内陷或合并严重的眼球挫伤、视功能下降明显而无复视。(2)手术指征:牵拉试验阳性、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X线或CT检查阳性的眼球内陷者,其眶底骨折处确定有下直肌、下斜肌及周围组织的嵌入。
-
眶底爆折
如果患者在清醒状态,常主诉复视,尤其向上或向下注视时明显,也可因伤后眼睑肿胀、眼球内陷或合并严重的眼球挫伤、视功能下降明显而无复视。(2)手术指征:牵拉试验阳性、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X线或CT检查阳性的眼球内陷者,其眶底骨折处确定有下直肌、下斜肌及周围组织的嵌入。
-
爆裂性眼眶骨折
如果患者在清醒状态,常主诉复视,尤其向上或向下注视时明显,也可因伤后眼睑肿胀、眼球内陷或合并严重的眼球挫伤、视功能下降明显而无复视。(2)手术指征:牵拉试验阳性、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X线或CT检查阳性的眼球内陷者,其眶底骨折处确定有下直肌、下斜肌及周围组织的嵌入。
-
固定性斜视
疾病名称:固定性斜视英文名称:strabismusfixus别名:固定斜视分类:眼科斜视伴有眼球运动障碍的特殊类型斜视ICD号:H50.8流行病学:固定性斜视临床上并非罕见,国内孔令缓等报道高度近视眼合并固定性内斜视31例。Wilcox则认为是全身神经筋膜异常的一种,因眼外肌病引起内直肌挛缩所致。4.病理检查可见拮抗肌纤维化。
-
固定斜视
疾病名称:固定性斜视英文名称:strabismusfixus别名:固定斜视分类:眼科斜视伴有眼球运动障碍的特殊类型斜视ICD号:H50.8流行病学:固定性斜视临床上并非罕见,国内孔令缓等报道高度近视眼合并固定性内斜视31例。Wilcox则认为是全身神经筋膜异常的一种,因眼外肌病引起内直肌挛缩所致。4.病理检查可见拮抗肌纤维化。
-
甲状腺相关性疾病
疾病别名Groves眼病侵润性突眼恶心突眼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病变主要损害提上睑肌和眼外肌,常见有:(1)眼睑退缩,尤以上睑退缩最常见,临床睑裂开大,角膜上缘和上部巩膜暴露。疾病描述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又称Groves眼病、侵润性突眼、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恶心突眼等,是引起成人单眼和双眼眼球突出的最常见原因。
-
眼球运动障碍
疾病代码:ICD:H51.9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动眼、滑车、展神经具有支配眼球眼外肌运动的功能,常称为眼球运动神经。7.其他如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展神经麻痹多见,由于缩瞳纤维位于动眼神经上方的周边部,不容易受到缺血性损害,一般不会出现瞳孔改变,这与动脉瘤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出现瞳孔散大不同;
-
眼眶爆裂性骨折
在一周后水肿消退,出血吸收时好转或眼球内陷。眶下神经知觉丧失的范围是颊部、上唇、上齿部,患者感到这些部位麻木及感觉减退或丧失。内壁骨折时,内直肌鞘及软组织嵌入骨折缝内,或内直肌向内移位粘连,限制眼球运动而出现复视。(4)鼻出血:伤后鼻出血,不管是否有眼眶气肿的存在,都要警惕眶内壁的骨折。
-
颈动脉海绵窦瘘
概述:颈动脉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即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有些病例外伤数个月后才出现动静脉交通症状和体征,可能属于此类;眼上静脉进路逆行瘘口栓塞术:有学者报道使用可脱离的球囊经扩张的眼上静脉逆行插管进入海绵窦栓塞瘘口获得成功(图5)。
-
疼痛性眼肌麻痹
疾病别名Tolosa-Hunt综合征,托-亨二氏综合征,海绵窦炎疾病代码ICD:H49.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painfulophthalmoplegiasyndrome)亦称为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可以缓解和复发的一侧性Ⅲ、Ⅳ、Ⅵ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而造成眼肌麻痹,并伴有眼眶部疼痛的一组症状群。4.颅底摄片、鼻旁窦摄片。
-
眼眶下壁骨折
3.眼球突出常见于伤后近期,这是由于伤后眶内出血,眼外肌、眶脂肪水肿和炎性反应的结果。眶下神经知觉丧失的范围是颊部、上唇、上齿部,患者感到这些部位麻木及感觉减退或丧失。另外,可以伴有眼睑瘀血、上睑沟加深、上险退缩、下睑松弛、视力下降等眼部损伤。2.手术治疗手术目的尽量消除复视及矫正眼球内陷。
-
麻痹性斜视
概述因眼外肌麻痹引起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是指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眼位偏斜。在双眼视觉反射已经巩固的人,突然发生眼位偏斜,使得双眼单视无法保持,同一物象不是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越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注视时,病眼偏斜越明显,复视亦加重;
-
斜视
它是在大脑皮质视觉中枢控制下,通过两眼12条眼外肌来完成的(每眼有6条眼外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非共同性斜视应针对病因治疗,全身给予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维生素B族药物,能量合剂。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取四白、风池、合谷、足三里、肝俞、肾俞等穴为主。外斜视加睛明、攒竹。
-
眶内壁骨折
症状和体征1.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内壁骨折特征性表现是水平性复视,眼球外展运动障碍。4.鼻出血伤后鼻出血,不管是否有眼眶气肿的存在,都要警惕眶内壁的骨折。水平CT片观察眶内外壁,冠状片观察眶上下壁以及邻近软组织情况。修复眶壁同时对眼球内陷进行矫正,在骨膜下填充自体组织或人工合成材料,如羟基磷灰石骨片等。
-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
由于约80%位于肌锥内,因此,眼球向正前方突出最常见,位于肌锥外者可使眼球移位。海绵状血管瘤多引起缓慢地、渐进性眼球突出,早期缺乏症状和其他体征,患者本人多未察觉。②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梨形,边界清楚,圆滑,内密度均质,密度轻度高于邻近软组织,CT值一般大于+55HU,肿物内可能发现钙质沉着;
-
A-V综合征
AV综合征;病因:A-V征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眼外肌本身的因素、解剖因素、神经支配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A-V综合征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如有屈光不正,检查时应戴矫正眼镜。本手术只有在上、下斜肌确实过强或过弱时方可施行,否则术后将产生非手术眼的继发性上斜或下斜或旋转性斜视,需配合水平肌肉手术才能矫正眼位。
-
A-V现象
AV综合征;病因:A-V征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眼外肌本身的因素、解剖因素、神经支配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A-V综合征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如有屈光不正,检查时应戴矫正眼镜。本手术只有在上、下斜肌确实过强或过弱时方可施行,否则术后将产生非手术眼的继发性上斜或下斜或旋转性斜视,需配合水平肌肉手术才能矫正眼位。
-
Urist综合征
AV综合征;病因:A-V征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眼外肌本身的因素、解剖因素、神经支配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A-V综合征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如有屈光不正,检查时应戴矫正眼镜。本手术只有在上、下斜肌确实过强或过弱时方可施行,否则术后将产生非手术眼的继发性上斜或下斜或旋转性斜视,需配合水平肌肉手术才能矫正眼位。
-
AV综合征
AV综合征;病因:A-V征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眼外肌本身的因素、解剖因素、神经支配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A-V综合征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如有屈光不正,检查时应戴矫正眼镜。本手术只有在上、下斜肌确实过强或过弱时方可施行,否则术后将产生非手术眼的继发性上斜或下斜或旋转性斜视,需配合水平肌肉手术才能矫正眼位。
-
A-V征
AV综合征;病因:A-V征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眼外肌本身的因素、解剖因素、神经支配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A-V综合征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如有屈光不正,检查时应戴矫正眼镜。本手术只有在上、下斜肌确实过强或过弱时方可施行,否则术后将产生非手术眼的继发性上斜或下斜或旋转性斜视,需配合水平肌肉手术才能矫正眼位。
-
A-V型斜视
AV综合征;病因:A-V征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眼外肌本身的因素、解剖因素、神经支配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A-V综合征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如有屈光不正,检查时应戴矫正眼镜。本手术只有在上、下斜肌确实过强或过弱时方可施行,否则术后将产生非手术眼的继发性上斜或下斜或旋转性斜视,需配合水平肌肉手术才能矫正眼位。
-
后巩膜炎
由于眼外肌受侵,眼球运动受限而发生复视。一般视力尚好,如合并脉络膜炎、玻璃体混浊、球后视神经炎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时,则视力减退。本病应与眼眶蜂窝组织炎鉴别,后者的表现是眼球突出明显,球结膜水肿比后巩膜炎轻。如脉络膜显著增厚,可有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检查:本病应月眶蜂窝织炎和Graves眼病鉴别。
-
提上睑肌缩短术
手术名称:提上睑肌缩短术别名:上睑提肌缩短分类:眼科/眼睑手术/上睑下垂矫正术ICD编码:08.3301概述: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先天、后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主要术式之一,它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与运动方向,又比较符合生理要求,故能达到较好的美容目的。
-
上睑提肌缩短
手术名称:提上睑肌缩短术别名:上睑提肌缩短分类:眼科/眼睑手术/上睑下垂矫正术ICD编码:08.3301概述: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先天、后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主要术式之一,它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与运动方向,又比较符合生理要求,故能达到较好的美容目的。
-
斜视与弱视
小儿患者尤须注意早期发现。对疑为非共转性斜视者尚需检查第一、第二斜视角,并在九个注视方向作马氏杆三棱镜法或同视机法检查水平与垂直斜视度。(5)对新发病的麻痹性斜视,可遮盖患眼,避免复视,积极治疗病因,并给维生素B1、B12,三磷酸腺苷,碘剂,理疗,针炙,或中药祛风化痰、舒筋活络之方剂。
-
眶内异物
异物嵌于眼外肌时,立即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3.化学损伤多见金属异物。也有的患者穿通伤口经结膜,被出血和水肿遮蔽,初诊时被漏诊,或伤口已愈合一段时间后,发生眶蜂窝织炎、眶脓肿或瘘管,应高度怀疑眶内异物,必要时应提醒患者是否有外伤史。在异物周围形成肉芽肿或纤维包膜后,其纤维壁CT值高,表现为高密度。
-
外伤性斜视的手术
手术名称:外伤性斜视的手术别名:外伤性麻痹性斜视手术;2.晚期手术眼外肌受伤后用药物治疗半年以上,斜视度无好转,且斜视度较大用三棱镜不能中和复视者。(3)肌肉找不到时可将可疑的肌鞘或含有肌肉纤维的条索组织缝回到肌止端处,再酌情同时或分期做直肌移位术。3.术中出血多时用棉片压迫止血,尽量不用烧灼法止血。
-
外伤性麻痹性斜视手术
手术名称:外伤性斜视的手术别名:外伤性麻痹性斜视手术;2.晚期手术眼外肌受伤后用药物治疗半年以上,斜视度无好转,且斜视度较大用三棱镜不能中和复视者。(3)肌肉找不到时可将可疑的肌鞘或含有肌肉纤维的条索组织缝回到肌止端处,再酌情同时或分期做直肌移位术。3.术中出血多时用棉片压迫止血,尽量不用烧灼法止血。
-
眶骨膜下脓肿
概述:眼眶骨膜下脓肿(subperiostealabscessoftheorbit)的临床情况与眶蜂窝织炎相似,对二者的鉴别有一定的困难。鉴别诊断:患者除有全身症状外,眼部见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眼睑结膜水肿,可伴视力下降。黏液囊肿临床缺乏急性炎症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囊壁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为呼吸道黏膜上皮。
-
炎性假瘤
本病较为常见,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典型的表现是眼眶痛、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突出,眼睑和结膜肿胀、充血。③免疫抑制剂或放疗:长皮质激素治疗无效,以及有全身疾病禁用者,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小剂量放射治疗,放疗对以淋巴细胞侵润为主的病变甚为敏感。
-
眶假瘤
病因病理病机:眶假瘤(pseudotumoroftheorbit)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因具有真性眶肿瘤的症状而得名。临床表现:在先兆期,眼神经分布区有阵痛、伴有流泪、结膜水肿和眼球突出、至发展期,眼球迅速向正前方中度突出,不能复位,同时眼睑和结膜水肿加剧,早期出现眼运动障碍甚至显著的视力下降。
-
Joseph病
概述:Machado-Joseph病(Machado-Joseph’sdisease,MJD)是以初发两位患者的姓(AntoneJoseph及Machado)命名的,同时又因本病集中于Azores群岛,故又称Azorean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退化疾病。30岁发病,具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损害征、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有面肌、舌肌肌束颤动及轻度小脑功能缺陷等体征。
-
Azorean病
概述:Machado-Joseph病(Machado-Joseph’sdisease,MJD)是以初发两位患者的姓(AntoneJoseph及Machado)命名的,同时又因本病集中于Azores群岛,故又称Azorean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退化疾病。30岁发病,具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损害征、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有面肌、舌肌肌束颤动及轻度小脑功能缺陷等体征。
-
Machado病
概述:Machado-Joseph病(Machado-Joseph’sdisease,MJD)是以初发两位患者的姓(AntoneJoseph及Machado)命名的,同时又因本病集中于Azores群岛,故又称Azorean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退化疾病。30岁发病,具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损害征、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有面肌、舌肌肌束颤动及轻度小脑功能缺陷等体征。
-
Machado-Joseph病
概述:Machado-Joseph病(Machado-Joseph’sdisease,MJD)是以初发两位患者的姓(AntoneJoseph及Machado)命名的,同时又因本病集中于Azores群岛,故又称Azorean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退化疾病。30岁发病,具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损害征、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有面肌、舌肌肌束颤动及轻度小脑功能缺陷等体征。
-
Machado-Joseph 病
疾病别名马查多-约瑟夫病,Azorean病,Joseph病,Machado病疾病代码ICD:G11.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Machado-Joseph病(Machado-Joseph’sdisease,MJD)是以初发两位患者的姓(AntoneJoseph及Machado)命名的,同时又因本病集中于Azores群岛,故又称Azorean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退化疾病。60岁或60岁以后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