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假裸头绦虫病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è shì jiǎ luǒ tóu tāo chóng bìng

2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3 疾病概述

克氏假裸头绦虫是猪体的寄生虫,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的野猪体内,以后在印度、中国和日本的猪体内也有发现。

克氏假裸头绦虫分布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在中国的上海、陕西、甘肃、福建、广东、山东、河南、贵州、辽宁、江苏等地猪与野猪传播流行。人体感染我国已报道23例。该虫的正常终宿主是猪和野猪中间宿主是赤拟谷盗等储粮害虫,这些害虫进入厨房,污染餐具,藏匿于粮食和面粉之中,被人误食而引起感染患者感染寄生虫病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多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灭绦灵槟榔南瓜籽、狼牙草根牙制剂、甲苯咪唑药物治疗效果差,巴龙霉素效果较好。

积极杀灭粮仓害虫,注意猪饲料的堆放和处理,做好猪粪的无害化处理等在预防本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4 疾病描述

克氏假裸头虫(Psudanoplocnphala crawfordi Baylis,1927)属膜壳科、假裸头属,曾有多种不同的命名(如盛氏许壳绦虫,陕西许壳绦虫,日本假裸头绦虫和盛氏假裸头绦虫等),现已工人它们都是克氏假裸头绦虫的同物异名。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的野猪体内,以后在印度,中国和日本的猪体也有发现,人因误食含有该绦虫幼虫的赤拟谷盗等昆虫而感染

形态生活史成虫外形与缩小膜壳绦虫相似,但更为长大。大小为97-167cm×0.31-1.01cm,约有2000多个节片,头节近圆形,具有3个吸盘和不发达的顶突,无小钩,全部节片均为宽大于长,生殖孔开口在虫体的同一侧,偶尔开口于对侧。卵巢菜花性格,位于成节中央,卵黄腺不规则,位于卵巢后方,睾丸24-43个,不均匀地分布卵巢和卵黄的两侧,靠近生殖孔的一侧数目较少,孕节中呈袋形的子宫内充满虫卵,约2000-5000个,占据整个节片,虫卵椭圆形,棕黄色,与缩小膜壳绦虫卵相相似,直径为84-108m,卵壳较厚而脆弱,易破裂,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内层为胚膜,胚膜与卵壳内,充满胶质体,胚膜内含一个六钩蚴,六钩蚴与胚膜之间有明显的空隙。克氏假裸头绦虫寄生在猪、野猪和褐家鼠的小肠内,虫卵或孕节随粪便排出后,被中间宿主赤拟谷盗等昆虫吞食,经27-31天发育为拟囊尾蚴

5 症状体征

一般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较多时可有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销售,腹痛腹泻失眠情绪不安等。腹痛多为振发隐痛,以脐周围较明显,腹泻一般每日3-4次,大便中可见粘液。

6 疾病病因

有实验证明,需经50天发育才具感染性,当猪食入带有似了囊尾蚴中间宿主后,经10天即可发育成虫,30天后,虫卵开始成熟人体感染是因为偶然误食含有似囊尾蚴的赤拟谷盗等昆虫所致。

7 病理生理

一般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较多时可有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销售,腹痛腹泻失眠情绪不安等。腹痛多为振发隐痛,以脐周围较明显,腹泻一般每日3-4次,大便中可见粘液。

8 诊断检查

诊断主要依靠从粪便中检获虫卵或孕节,节片与虫卵都与缩小膜壳绦虫相近,惟其虫体和虫卵体积都较大,成节中睾丸数较多可资鉴别。

9 鉴别诊断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10 治疗方案

驱虫可应用巴龙霉素灭滴灵或加甲苯哒唑等。

11 并发症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12 预后及预防

防治原则包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大力灭鼠和消灭粮仓及厨房害虫。

13 流行病学

克氏假裸头绦虫分布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和我国,我国在上海陕西、甘肃、福建,广东等十多省,市的猪和野猪中有该虫流行,人体感染见于陕西户县,1980年首次于该县发现10例,其中7例在同一自然村,感染者年龄4-48岁,感染虫数 克氏假裸头绦虫为1-12条:辽宁营口也发现4例病人,到20世纪末我国已报道25例感染者。

14 特别提示

防治上除了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外,应注意灭鼠和消灭粮仓及厨房害虫。治疗病人可使用巴龙霉素,也可用甲苯咪唑灭绦灵别丁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