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 2010年03月24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是又称为“急性多源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本病原发于脉络膜毛细血管,色素上皮为继发性受累,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属免疫性疾病,可能与病毒为抗原所致的免疫性反应引起全身某些血管,如脉络膜毛细血管炎症性阻塞,从而影响了色素上皮的正常的功能。多见于青壮年,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偶为单眼,易复发。

临床表现

1.起病急、视力急剧减退、视物变形。

2.眼底: 急性期见后极部视网膜下散在灰白色扁平鳞状或圆形的病源,境界模糊,可融合成地图状; 病源吸收后,出现病损中央色素增生,外周绕以色素脱失。新旧病源可同时存在。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急性期:造影早期,病源处呈低荧光,晚期强荧光; 恢复期:由于脱色及色素增生而呈斑驳状荧光(透见荧光及遮蔽荧光相间)

诊断依据

1.起病急,多见于青壮年,多双眼发病。 2.典型的眼底表现;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协助诊断。

治疗原则

1.病因及全身治疗; 2.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磺胺类等药物治疗; 3.其他:消炎痛,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类; 4.中药。

用药原则

1.本病急性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和消炎痛口服; 2.如找到病因,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3.各种维生素和血管扩张药可选择配合使用。

疗效评价

1.治愈:眼底渗出病源吸收,视力恢复; 2.好转:眼底渗出病源大部分吸收,视力增进; 3.未愈:眼底渗出源无吸收复发,视力无提高。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