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口吸虫病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í kǒu xī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echinostomosis

3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4 疾病概述

棘口吸虫病是由于棘口吸虫寄生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棘口科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苏门答腊、印度、泰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前苏联及我国。全世界已报告600多种,其中寄生人体有20余种,我国有10余种。

5 疾病描述

棘口吸虫:棘口科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道的有600多种。露珠主要是鸟禽类,其次是哺乳类,少数寄生于鱼类。有的棘口吸虫可在多种动物宿主寄生。 寄生人体棘口吸虫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我国已报告的可在人体寄生棘口吸虫有10种,其中日本棘隙吸虫在福建和广东局部地区有流行。藐小棘隙吸虫在安徽局部地区的人群感染率达13.71%。

形态生活史:虫体长形,体表有棘、口、腹吸盘相距甚近,口吸盘周围有环口圈或头冠,环口圈或头冠之上有1个或2圈头棘。睾丸2个,前后排列在虫体的后半部。卵巢位于睾丸之前。卵大,椭圆性,壳薄有卵盖。成虫寄生肠道,偶尔也可侵入胆管。

6 症状体征

成虫寄生小肠上段,以头部插入粘膜,引起局部炎症,病人可出新腹痛腹泻、或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有厌食、下肢浮肿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7 疾病病因

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毛蚴侵入螺体后经胞蚴和2代雷蚴阶段后发育尾蚴。第二中间宿主包括鱼、蛙或蝌蚪。但棘口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要求不很严格,尾蚴也可在子雷蚴体内结囊,或逸出后在原来的螺体内结囊或侵入其他螺蛳或双壳贝类体内结囊,有的还可在植物上结囊。人或动物因食入含囊蚴的中间宿主感染

8 病理生理

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毛蚴侵入螺体后经胞蚴和2代雷蚴阶段后发育尾蚴。第二中间宿主包括鱼、蛙或蝌蚪。但棘口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要求不很严格,尾蚴也可在子雷蚴体内结囊,或逸出后在原来的螺体内结囊或侵入其他螺蛳或双壳贝类体内结囊,有的还可在植物上结囊。人或动物因食入含囊蚴的中间宿主感染

9 诊断检查

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如直接涂片法,沉淀法都可采用,但由于多种棘口吸虫的卵在形态上都相似,因此不易区分,诺能获得秤锤,则有助于定种。

10 鉴别诊断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11 治疗方案

治疗可用硫双二氯酚吡喹酮

12 并发症

严重感染者可有厌食、下肢浮肿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13 预后及预防

人多因食入含囊蚴的鱼、蛙而感染,因此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14 流行病学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15 特别提示

在流行区域进行定期驱虫、搞好粪便管理等都是较好的防治措施。勤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对患禽群定期驱虫;用化学药物消灭中间宿主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