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花

中药材 化瘀消肿 中医学 通乳 清热利湿 清热解毒 活血 中药学 祛风清热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ē jiē huā

2 英文参考

sessile alternanthera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苋科植物莲子草全草·《中医大辞典》·节节花

节节花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1]

3.1 别名

虾钳菜、耐惊菜、水牛膝曲节草水金铃[1]

3.2 来源及产地

苋科植物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L.)DC.的全草[1]分布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1]

3.3 性味

甘、淡,凉[1]

3.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利尿[1]

①治痢疾肠痈鼻衄咯血便血小便淋痛[1]。煎服:15~30g[1]

②治痈疖、蛇伤,捣敷;湿疹、皮炎、疥癣,煎水洗[1]

3.5 化学成分

本品含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环桉烯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α-菠菜甾醇和它们的棕榈酸[1]

4 大戟科植物飞扬草全草·《中医大辞典》·节节花

节节花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广东中药》记载的飞扬草之别名[1]

4.1 别名

大飞扬草大乳汁草节节花奶母草[2]

4.2 来源及产地

大戟科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的全草[2]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2]

4.3 性味

微苦、酸,凉[2]

4.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通乳[2]

1.治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支气管炎,血淋产后缺乳[2]。煎服:15~30g[2]

2.治疗疮痈肿,捣烂外敷;皮炎,湿疹皮肤瘙痒,脓疱疮脚癣,煎水洗[2]

4.5 化学成分

全草含巨大戟萜醇乙酸酯(Ingenol acetate)、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槲皮素、鼠李素-3-鼠李糖苷、蒲公英赛醇、无羁萜及β-香树脂醇等[2]。地上部分含飞扬草鞣质[2]。花含并没食子[2]

4.6 药理作用

本品对雌豚鼠可使乳腺加快发育及泌乳[2]。本品可解热、镇痛、抗炎,还可止泻[2]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绿脓杆菌抑制作用,还有利尿和缓作用[2]

5 茜草科植物耳草全草·《中医大辞典》·节节花

节节花中药名,出自《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鲫鱼胆草之别名[2]

5.1 别名

剪草蜈蚣草节节花、苦胆草、细叶亚婆草[3]

5.2 来源及产地

茜草科植物耳草Hedyotis auricularia L.的全草[3]分布华南和西南地区[3]

5.3 性味

苦,凉[3]

5.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3]

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痛急性结膜炎肠炎痢疾便血[3]。煎服:9~15g[3]

2.治痈疮肿毒,带状疱疹瘭疽毒蛇咬伤,鲜品捣敷;湿疹皮肤风热毒痒,煎水洗;走马牙疳,煎汤和醋漱口[3]

5.5 化学成分

根、茎含耳草碱(Auricularine)、茜素、草酸植物甾醇鞣质[3]。根含耳草根碱(Hedyotine)。另预试含三萜类化合物[3]

6 唇形科植物光风轮或瘦风轮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节节花

节节花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饮片新参》记载的剪刀草之别名[3]

6.1 别名

土薄荷玉如意节节花[4]

6.2 来源及产地

唇形科植物光风轮Clinopodium confine (Hance) O. Ktze.或瘦风轮C. gracile (Benth.) Matsum.等的全草[4]。主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4]

6.3 性味

苦、辛,凉[4]

6.4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散瘀消肿[4]

①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肠炎细菌性痢疾鼻衄血崩[4]。煎服:15~30g[4]

②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煎服并捣敷;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煎水洗[4]

6.5 化学成分

瘦风轮醉鱼草皂苷、瘦风轮皂苷等[4]

6.6 药理作用

本品有止血抗菌作用[4]

7 苋科植物莲子草全草或带根全草·《*辞典》·节节花

7.1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7.2 拼音名

Jié Jié Huā

7.3 别名

耐惊菜(《救荒本草》),虾蠊菜(《生草药性备要》),满天星(《植物名实图考》),虾钳莱、白花仔(《广州常见经济植物》),白花节节草曲节草、蛇痫(《福建民间草药》),水牛膝一包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猪屎草(《闽南民间草药》),水金铃(《四川中药志》),地扭子、飞疔草(《贵州草药》),耐惊花(江西《草药手册》)。

7.4 来源

苋科植物莲子草全草或带根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7.5 形态

莲子草(《救荒本草》)

一年生草本。茎细长,上升或匍匐,有两行纵列的白色柔毛,节上密被柔毛。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8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狭成短叶柄,全缘或中部呈波状。头状花序腋生,长0.5~1厘米;每花有苞片5,披针形,干膜质;花密集,花被5,白色,干膜质;雄蕊通常3枚,不育雄蕊三角状钻形,花丝基部合生成杯状;雌蕊1,心皮1,柱头头状。胞果倒卵形,稍扁平,两侧有狭翅。花期5月。果期7月。

7.6 生境分布

生于水边、田边等潮湿地分布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

7.7 性味

苦,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味微苦,性寒,无毒。"

③《泉州本草》:"味淡,微寒,无毒。"

7.8 归经

《泉州本草》:"入心、小肠二经。"

7.9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痢疾肠风下血淋病,痈疽肿毒,湿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瘀消毒,敷疮。"

②《植物名实图考》:"洗无名肿毒。"

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止痛,拔毒退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下乳。"

⑤《四川中药志》:"清火退热,治牙痛,利水,疗肠风下血。"

⑥《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消瘀,通淋小便。治发热口渴,淋症,肠痈痢疾,外敷痈疽肿毒。"

7.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7.11 附方

①治肺热咳血:虾钳菜三两。捣汁,加食盐少许,炖温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赤白痢疾:节节花全草五至八钱,水一碗半,煎七分。赤痢和白糖,白痢红糖服;或调蜂蜜最妙。(《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肠风下血水牛膝落地金钱。炖内服。

④治诸种淋症:节节花全草煎汤服,每次二两,每日二次。

⑤治小便疼痛节节花全草,每次二两,煎汤泡食盐或糖,代茶频服

⑥治慢性肠痈节节花全草,捣绞汁泡酒服,每次一两,每日三次。(《泉州本草》)

⑦治疔疮肿毒:鲜曲节草,用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蜂窝痈:节节花全草适量,捣汁和鸡蛋清调敷。(《闽南民间草药》)

⑨治牙痛水牛膝地骨皮、蒲草头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⑩治虚火牙疼水牛膝、路边鸡、桂花根,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⑾治蛇伤:鲜曲节草二至四两,地瓜烧酒四两,酌加水煎取成半碗,内服。所余药渣,捣匀敷贴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⑿治湿疹、皮炎、癣疥:虾钳菜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⒀治疟疾:地扭子嫩叶尖一两。煮稀饭吃。(《贵州草药》)

⒁治痞块:地扭子适量,捣烂包痞块硬处。(《贵州草药》)

7.12 摘录

《*辞典》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37.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3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节节花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