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焦虑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精神障碍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诊疗规范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í bìng jiāo lǜ zhàng ài zhěn liáo guī fàn ( 2 0 2 0 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疾病焦虑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是《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的一部分。《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0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945号)印发。

3 诊疗规范全文

3.1 一、概述

疾病焦虑障碍(illness anxiety disorder,IAD)是 DSM-5 引入的诊断,可以理解为其中包括了部分既往被诊断为疑病症(hypochondriasis)的患者以及部分既往被诊断为健康焦虑障碍(health anxiety disorder)的患者。DSM-5 删除了疑病症的诊断,既往诊断为疑病症患者几乎均可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躯体主诉突出)或疾病焦虑障碍(躯体主诉轻微或不存在)。在既往诊断为疑病症患者中,可以归入 DSM-5 躯体症状障碍疾病焦虑障碍诊断的患者比例分别约为 75%和 25%。健康焦虑的定义为持续的、不切实际的担心或确信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健康焦虑谱系一端是毫无症状,另一端是严重症状,如疾病焦虑障碍疑病症疾病焦虑障碍患者通常会去综合医院各科室就诊,而不是到精神科就诊。

3.2 二、临床特征和评估

3.2.1 (一)临床特征

疾病焦虑症状多种多样,当关于健康的先占观念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损害时,则考虑为一种疾病。暂时的健康焦虑先占观念并不是疾病焦虑障碍,如“医学综合征”。中医学生可能会学到某种病时会短时间担心自己是否也有这种病。疾病焦虑障碍的核心特征包括:①即使查体正常、检测结果阴性且医生再三保证,患者仍过分担心罹患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坚持认为自己有严重躯体疾病;②几乎没有躯症状(如果躯体症状明显,则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可能有关于以下内容的先占观念:①特定疾病(如癌症或HIV 感染);②身体功能(如排便);③功能的正常变化(如心率血压的正常变化);④模糊的躯体感觉(如“心脏无力”)。患者的担忧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并且关注的焦点可能逐渐从某一器官或疾病转向另一器官或疾病。不同患者自知力也各异;一些患者承认其对疾病属于过分恐惧,而另一些患者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对所恐惧的疾病的担忧往往成为患者生活的中心,其心理社会功能可能受损。关于疾病的先占观念通常导致医疗服务使用率高,医患关系信任度低,医患双方受挫感都高。普通人群中有健康焦虑症状(持续的、不切实际地担心或确信自己有某种疾病)的个体比没有健康焦虑的个体更可能出现其他精神障碍,包括抑郁障碍、恶劣心境双相障碍场所恐惧症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

3.2.2 (二)病程

基于疑病症和健康焦虑症状的研究,疾病焦虑障碍通常呈慢性且症状有波动,压力大时症状可加重。

3.2.3 (三)评估

初始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有重点的实验室检查。在诊断疾病焦虑障碍之前,临床医生需要评估患者有无其他躯体疾病,尤其应重视患者主诉,做到合理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免因患者焦虑色彩而忽视了患者的躯体问题,同时关注患者之所关注也是与患者建立医患关系的基础。然后精神疾病史采集和精神状态检查,应询问以下内容:①关于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的恐惧信念;②什么样的躯体感觉会触发患者的健康焦虑;③患者如何应对焦虑;④自知力程度,即患者是否认识到可能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⑤当前恐惧出现的时间顺序,以及这些恐惧是急性还是慢性的;⑥严重疾病病史,尤其是童年期疾病;⑦当前和既往的医学评估和治疗;⑧患者与当前和既往医生的关系质量;⑨精神科共病,如焦虑、抑郁和其他躯体症状障碍;⑩心理社会功能;⑪严重疾病的家族史。

3.3 三、治疗原则

疾病焦虑障碍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改善对健康恐惧的应对,而不是消除恐惧。治疗者需要关注医患关系,重视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和担忧,对患者痛苦共情和包容,并积极解释和安慰保证,协商合理的治疗目标。在最初治疗疾病焦虑障碍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包括安排定期就诊、认可患者恐惧评估和治疗可诊断的一般躯体问题、减少不必要检查转诊、向患者保证可以排除严重的躯体问题、治疗精神障碍共病、改善患者心理社会功能。若上述一般原则处理之后无改善,心理治疗是有效的。推荐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线治疗。认知技术包括认知重构(例如纠正对健康的不良信念和对健康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减少对罹患重大疾病的先占观念;行为技术包括暴露治疗(例如对不适躯体体验的暴露治疗)、行为矫正(例如减少过度就医)。如果心理治疗无效或不可及,推荐抗抑郁药治疗,通常使用 SSRI(如氟西汀帕罗西汀),SNRI 也合理选择。对疾病焦虑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者,以及因疾病焦虑障碍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推荐抗抑郁药治疗作为一线治疗。

3.4 四、多学科合作和随诊

疾病焦虑障碍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患者首诊多为治疗躯体疾病的科室,首诊医生需要及早识别患者的过度焦虑,解释安慰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转诊和会诊。精神科医生可以对疾病识别、医患关系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给予指导。推荐组成多学科团队,不同专业需要保持沟通和治疗意见的一致。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开始应由首诊医生或患者最为关注疾病专业的医生主要负责,或者多个专业共同随访,当患者自知力改善,能够认可精神科治疗后,可过渡到精神科为主的随诊,但对躯体疾病的必要随诊保持开放。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