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调中益气汤

祛风止痛 益气养血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 wèi tiáo zhōng yì qì tāng

2 概述

加味调中益气汤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之加味调中益气汤

3.1 处方

炙黄芪一钱,升麻细辛各三分,陈皮四分,木香二分,川芎人参炙甘草蔓荆子当归苍术柴胡各五分(一方有黄柏,无木香[1]

陈皮 黄柏(酒炒)各0.9克 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 人参 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泔浸)黄耆3克 川芎1.8克 蔓荆子0.9克(杵去皮)细辛0.6克 (一方有木香0.6克,无黄柏

3.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上药细切,作一服。

3.3 功能主治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之加味调中益气汤功能益气养血,散风止痛[1]。主治气血俱虚,头痛[1]

3.4 用法用量

水煎热服[1]

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3.5 运用

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此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1.5克。

3.6 摘录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

4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味调中益气汤

4.1 组成

人参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钱半(炒),炙草钱半,当归3钱,生地3钱,花粉3钱。

4.2 功能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味调中益气汤主治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

4.3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4.4 各家论述

劳倦伤脾,胃气不化,心火不降,而独旺于中,乘阳则发热,食少新血不生,故月事衰少不来焉。参、耆补益中气,善退虚热;归、术调补肝脾,能助运化;生地、花粉泻热凉血以滋干;炙甘草缓中盖胃以调气也。水煎温服,使脾胃气壮,则经脉滋荣,而新血自生,何有经闭发热之患哉。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