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阿米巴角膜炎 2009年01月2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分类

眼科

疾病概述

棘阿米巴是一类自由生活的小型原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棘阿米巴原虫可引起人原发性脑炎和角膜炎。自1974年Nagington等首次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以来全世界已相继有数百例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眼部剧烈疼痛和环形角膜基质炎、角膜放射状神经炎。角膜轻度受损和局部抵抗力降低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适当使用使棘阿米巴病原体易于侵入角膜而致病。

疾病描述

棘阿米巴角膜炎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角膜炎。该病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数月。

症状体征

多为单眼发病。患眼畏光、流泪伴视力减退,眼痛剧烈。初期表现为上皮浑浊、假树脂状或局部点状荧光素染色,逐渐扩展成基质侵润及沿神经分布的放射状侵润(放射状角膜神经炎)。继而形成基质浸润环,环周有卫星灶。可有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沉着物及前房极脓。发生上皮反复剥脱。容易和单疱病毒角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相混淆。

疾病病因

棘阿米巴主要存在于土壤、淡水、海水、游泳池、谷物和家畜中。因角膜棘阿米巴污染的水源,特别是通过污染的接触镜或清晰镜片的药液感染而发病。棘阿米巴可以活动的滋养体和潜伏的孢囊形式存在。

病理生理

棘阿米巴主要存在于土壤、淡水、海水、游泳池、谷物和家畜中。因角膜棘阿米巴污染的水源,特别是通过污染的接触镜或清晰镜片的药液感染而发病。棘阿米巴可以活动的滋养体和潜伏的孢囊形式存在。

诊断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镜检可诊断。

治疗方案

①病灶区角膜上皮刮除:铺在疾病早期试行。②药物:选用二咪或联咪类药(0.15%羟乙醛酸双溴丙咪)、咪唑类(咪康唑10mg/ml)或强化新霉素。用药量先频后减,疗程4个月以上。最近有应用0.02%洗必泰和0.01%-0.02%聚六甲撑双胍成功治疗的报道。长皮质激素有使病情恶化的危险,一般不用。③穿透性角膜移植:病灶局限、药物治疗失败或形成严重影响视力的角膜基质浑浊,感染已完全控制,炎症也已消退,可施行手术。术后应继续药物治疗,减少复发。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

特别提示

1、注意用眼卫生。

2、为预防阿米巴性角膜炎,角膜接触镜片必须热消毒。

3、局部单独应用咪康唑或依西酸丙氧苯脒,或与口服依曲康唑联合治疗,或局部应用新霉素-多粘菌素-短杆菌肽软膏可阻止病变发展,但为恢复正常视力需作角膜成形术或角膜移植。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