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疽

中医病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ǎn jū

2 注解

缓疽   病名。腹壁痈疽之发展迟缓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亦名肉色疽。多因寒气客于经络,致营卫滞涩,气血壅凝而成。症见初起坚硬如石,皮色不变,不红不热,其疽大如拳,小如桃李,痛引腰腿,数月不溃,久则乃变为紫暗色,寒热食少,肌体尪羸,皮肉俱烂,如牛领疮。甚则通体紫暗,则属败症。初可服山甲内消散;若不应不可强消,免损胃气,改用十全大补汤乌药附子胡芦巴温补之;外可用木香饼熨或用独头蒜捣铺患处艾炷灸之,知热为度,次日再灸,直至消或溃为效。溃后可按痈疽溃疡治疗。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缓疽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缓疽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缓疽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缓疽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