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绵藤

中药材 收敛止血 中医学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óng mián téng

2 蔷薇科植物红绵藤的叶·《中医大辞典》·红绵藤

红绵藤中药名,出自《中草药通讯》1972,(4):41[1]

2.1 来源及产地

蔷薇科植物红绵藤Rubus rufolanatus H.T.Chang的叶[1]分布我国南部[1]

2.2 性味

涩,平[1]

2.3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1]。治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手术出血[1]

2.4 用法用量

煎服,6~15g,或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一般每日肌肉注射一支,或直接滴于伤口,或作湿敷[1]

2.5 化学成分

全草含10,16-二羟基十六烷酸[1]

2.6 药理作用

10,16-二羟基十六烷酸为有效的止血物质[1]

3 蔷薇科红绵藤的叶·《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绵藤

3.1 拼音名

Hónɡ Mián Ténɡ

3.2 来源

蔷薇科红绵藤Rubus rufo-lanatus H. T. Chang,以叶入药。

3.3 生境分布

广东。

3.4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主治内外出血

3.5 用法用量

干叶研粉和煎剂入药均可。

3.6 备注

制剂“止血注射液”适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及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科出血、呼吸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血液病引起的出血

3.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蔷薇科植物戟叶悬钩子的叶·《中华本草》·红绵藤

4.1 出处

出自《中草药通讯》。

4.2 拼音名

Hónɡ Mián Ténɡ

4.3 英文名

Hastateleaf Raspberry

4.4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戟叶悬钩子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hastifolius Lévl.et Vant.[Rubus rufo-lanatus Chang H. 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4.5 形态

戟叶悬钩子 常绿攀援灌木,长达12m,主干直径4-6cm。枝圆柱形,灰褐色,长鞭状,枝顶端落地常生不定根,小枝密被灰白色绒毛,疏生短小皮刺。单叶,近革质;叶柄长2-5cm,密被绒毛;托叶离生,掌状分裂几达基部;叶片长圆披针形,长6-12cm,宽2.5-4cm,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深心形,上面无毛,深绿色,下面密被红棕色绒毛,边缘具细小锯齿,或近基部有2浅裂片侧脉5-8对。花白色,3-8朵成伞房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直径1.5cm;花萼外密被红棕色绢状长柔毛,内面紫红色;花瓣倒卵形,与萼片近等长;雄蕊多数,排成2-3列,花药淡黄色,背部稍具绢状长柔毛;雌蕊多数,花柱疏生绢状长柔毛。果实扁圆形,直径1-1.2cm,红色,熟透时变紫黑色。花期3-5月,果期4-6月。

4.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坡阴湿处及沟谷土质较疏松肥沃的黄壤疏林内或溪涧两旁的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4.7 性味

涩;平

4.8 归经

胃;膀胱肺经

4.9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主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手术出血

4.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制成糖浆。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药液湿敷。

4.11 摘录

《中华本草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