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

金;元 李杲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黄帝针经》云∶中热消瘴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胀;肠中热,胃中寒,则胀而且泄。非独肠中热则泄,胃中寒传化亦泄。胃欲热饮,肠欲寒饮,虽好恶不同,春夏先治标,秋冬先治本。衣服,寒无凄怆,暑无出汗;热无灼灼,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此规矩法度,乃常道也,正理也,揆度也,当临事制宜。以反常合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