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

清 沈金鳌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寒热并作

薛己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夫阴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发热下盛则发寒。阳胜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肝之腑。界于表里之间。阴阳之气易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症。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只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八珍汤。甚者十全大补汤。有宿食为病。亦令寒热保和丸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所胜所不胜也。异功散柴胡山栀张涣曰。寒热症。有头疼汗出者。有呕吐不食者。有憎寒而反饮水者。有壮热而反饮汤者。有筋骨疼痛者。有因食积。寒而腹中痛。热而腹中鸣者。鳌按。此寒热并作。乃自为一症。故有一日两三度发。或五六度发者。非如疟之休止有时也。其疟症寒热。另详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