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因证治》

清 朱震亨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三、

(即痉也)

【脉】

太阳发热,脉反沉细,难愈。太阳证备,脉沉迟,此为痉。寸口脉直上下行,伏坚紧如弦。沉弦,沉紧。少阴脉紧,暴微者,欲解。

【因】

血气内虚四气外袭。因湿,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寒、湿同性,故湿可伤太阳

三因》论状

身热足寒,头强项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脉,独头摇动,卒噤,角弓反张。皆因血虚筋无所养,邪因入之。故寒则紧缩,热则弛张,风则弦急,湿则胀缓。又有因疮口未合,风入之,为破伤风;湿入之,为破伤湿。与痉同,但少头强项急,余并相如。又有因汗、下过多,又有产后怒气致此病者,项强亦有痰者。

【证】

有汗而不恶寒,名柔痉无汗口噤脚挛,名刚痉

【治】

宜流湿祛风缓表而安。详有无汗而药之。柔痉葛根加桂汤;刚痉大承气汤葛根汤汗之,有表证可用。大承气下之,有里证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