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明 朱梓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反胃

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穴先取下脘。后取三里。泻之。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穴章门治鬲寒。食不下。呕逆。吐食。不得出。穴中中府治吐食。穴胃俞胸胁支满心下满。食不下。呕逆。吐食。入腹还出。穴中庭治胃气不足反胃。穴三里治吐食不留住。穴意舍治吐逆。食不住。穴胃脘。灸百壮。治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穴鬲俞。灸百壮。王氏云。有人久患反胃。予与镇灵丹服之。更令服七气汤。遂立能食。若加以炷艾。尤为佳也。老妇人患反胃。饮食至晚即吐出。见其气绕脐而转。予为点水分气海。并侠脐边两穴。他妇只灸水分气海即愈。神效。治反胃食即噎气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期)。又脐上一寸一十壮。又内踝下二指稍斜向前穴三壮(一云一指)。中脘一穴。在脐上四寸。足三里二穴在脐下三寸。各灸七壮或九壮。其效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