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明 秦景明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内伤咳嗽

脾经咳嗽之症】咳而右肋下隐隐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卧面色痿黄腹胀黄肿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此脾经咳嗽之症。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甚则【脾经咳嗽之因】或膏粱积热湿热蒸酿,脾胃之火,上熏于肺;或土不生金,母虚子病,则为脾虚脾损。二者乃脾经咳嗽之因也。【脾经咳嗽之脉】右寸洪数,肺家有火;右关弦急,积热肠胃;寸口虚大,肺气不足脾经咳嗽之治】肺有热者,家秘泻白散。脾胃热积,栀连二陈汤肺气不足生脉散。土不生金,四君子汤;有痰,六君子汤虚热,加丹皮山栀,热甚加栀、连。

家秘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白芍川连。若胃火石膏肝火黄芩心火黄连。肾火加黄柏

栀连二陈汤

见后痰症。

生脉散

见前章肺咳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虚中有热,加丹皮山栀。热甚加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