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辩证广注》

清 汪琥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陶氏)桂枝大黄汤方。

足太阴脾经受证。腹满而痛。咽干而渴。手足温。脉来沉而有力。此因邪热阳经传入阴经也。桂枝赤芍药甘草大黄枳实柴胡(此味可删)水二钟。姜一片。枣二枚。煎之临服槌法。入槟榔磨水三匙。热服本经腹满。不恶寒而喘者。加大腹皮。去甘草。琥按上方。即仲景桂枝加大黄汤也。其用赤芍药者。此本许氏内台方之议。加枳实槟榔者。此合河间宣明散方而用之也。据上主疗云云。与少阳证毫无与其用柴胡殊悖于理。又加减法云。腹满者。去甘草。愚以海藏法。若满者。并不加大枣也。(琥)按仲景云。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或问云。二药既所当减。另有他药以代之否。余答云。太阴病。当行大黄芍药者。乃腹满实热作痛。此阳邪陷于阴分也。热痛者。不可减芍药自利者。法当去大黄。宜以黄芩芍药汤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