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括要》

明 李中梓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少阴病。二三日。以此汤微发汗。以无表症。故微发汗也。按少阴症脉多沉。若沉紧。不可汗。沉细数。为在里。不可汗。此症必脉沉而喘。是表有寒。而里无邪。故以小辛之药。微微取汗。按仲景发汗汤剂。各分重轻如麻黄桂枝青龙越婢等汤。各有差等。至少阴发汗二汤。虽同用麻黄附子。亦有轻重之别。故以加细辛为重。加甘草为轻盖辛散甘缓之义也第一症以少阴本无热。今发热。故云反也。发热表邪。当汗。又兼脉沉属阴。当温。故以附子温经麻黄发表。而热从汗解。故加细辛是汗剂之重者。第二症。既无里寒可温。又无里热可下。其所以用麻黄附子之义。则是脉亦沉。方可名曰少阴病。身亦发热。方行发汗药。又得之二三日。病尚浅比前症稍轻。故不重言脉症。但日微发汗。所以去细辛。加甘草。是汗剂之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