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读》

清 汪讱庵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乌梅二百四十二

去核炒用。

酸,涩,微寒,无毒。入足厥阴肝。下气退热,除呕杀蛔。止燥渴而泄烦满,平久嗽而住渴痢,清痰涎而消肿痛,蚀恶肉而点黑痣。收二便之下血,除偏风不仁;松霍乱转筋,开痰厥牙关。生汉中川谷。五月采实。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树、叶皆似杏,采梅实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取青大者,以盐汁渍之,日晒夜渍,十日则成白梅,主治略同。诸疮肉,乌梅肉烧末敷之。(验方第一。)渴痢,水煎代茶饮。(第二。)痢脓血,净肉烧末,每米汤下二钱。(第三。)久痢不止,净肉二十枚,水煎服。(第四。)大便血,净肉三两,烧末醋煎,米汤丸服。(第五。)小便尿血。同上。(第六。)崩血不止,净肉烧末米饮下。(第七。)蛔虫上行,退场门鼻,煎汤服且含之。(第八。)心腹胀痛,短气欲绝,净肉二七枚煎沸,纳铜钱二七枚煎服。(第九。)久嗽不已,净肉炒,蜜粟壳同炒末,蜜汤下。(第十。)金疮折伤,烧末敷之,白者亦可。(十一。)白梅同用。

乌梅丸

乌梅人参细辛桂枝附子黄柏当归川椒黄连干姜厥阴病气上冲胸心痛热,消渴,食即烦生而吐蛔。(诸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