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寻源》

清 吕震名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分别阴阳

天地之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莫窥其始,孰既其终。其切于人身者。则内经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此言人身上分阴分阳之定位。然有阴中之阳阴中之阴。有阳中之阳阳中之阴。若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按五脏皆为阴。而其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者。仍不离阴阳互根之义。由是则六腑概可推矣。要之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胜则阳病。故阳病治阴阳胜则阴病。故阴病治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者。病体之常也。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者。病情之变也。此轩岐之宗旨。而仲景当日平脉辨证。分别三阴三阳之治。其大旨不越乎此然泛言阴阳。无从把握其下手工夫。先要在表里脏腑上。分别清楚。仲景辨脉法有四语。足以蔽之。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此大纲也。从此悟入。思过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