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厥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jué

2 英文参考

liver syncop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肝厥(liver syncope[1][2])为病证名[3]厥证之一[3]

中医药学名词》(2004):在肝病基础上,出现以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肝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3]

中医药学名词》(2010):肝厥是指肝气厥逆上冲所致的厥证[3]

4 肝厥病因

肝气厥逆上冲所致的厥证[3]

5 肝厥症状及治疗

证治汇补·眩晕》:“肝厥之证,状如痫疾,僵仆不惺,惺则呕吐头眩发热。宜二陈汤柴胡枳壳甘菊钩藤、干葛、山栀生姜。”钩藤散石膏汤等方均可选用[3]

6 关于厥证

厥证(syncope[3][3])为病证名[4]。简称厥[4]。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

中医药学名词》(2004):厥证是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4][4][5]

中医药学名词》(2010):厥证是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5]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5]。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蚘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5]

6.1 厥证病因

多因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5]。现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昏迷癔病昏迷等症多属本病范畴[5]

6.2 厥证分类

中医则一般分为气厥血厥寒厥热厥痰厥等类型[5]。临床上可分虚实二证[5]。症见突然昏仆、气壅息粗口噤握拳或口赤唇紫、脉沉弦者,多属实证[5]。症见突然昏仆、张口息微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细无力或沉微者,多属虚证[5]

6.3 针灸治疗

注意厥证为危急重病症之一,在急救的同时须着重注意原发病的诊治[5]

6.3.1 体针

实证水沟内关合谷中冲劳宫太冲涌泉等穴为主[5]。热甚者加十二井大椎;痰多加丰隆[5]虚证百会气海水沟足三里关元等穴为主[5]。寒甚加灸神阙多汗复溜[5]

6.3.2 耳针

取心、脑、神门缘中下脚端等穴[5]。每次选2~3穴,实证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5]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0.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9.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肝厥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肝厥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肝厥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肝厥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