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ú sāng huā

2 《*辞典》:扶桑花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Fú Sānɡ Huā

2.3 别名

花上花(《南越笔记》),大红花(《汉英韵府》),土红花(《陆川本草》),大红牡丹花吊钟花(《南宁市药物志》)。

2.4 来源

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2.5 形态

朱槿(《南方草木状》),又名:赤槿、日及(《南方草木状》),桑槿(《酉阳杂俎》),佛桑(《岭表录异》),扶桑(《纲目》),福桑(《广东新语》),舜英、小牡丹(《两粤琐语》),红木槿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叶互生;阔卵形或狭卵形,长7~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或除近先端外几乎全缘,秃净,或于背脉有少许疏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有一短或长、有节、广展或倾斜的柄;小苞片6~7枚,线形,分离,比萼短;萼绿色,长约2厘米,5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尖锐;花冠直径约10厘米,花瓣5,倒卵形,圆端,通常玫瑰红,但亦有淡红、淡黄或其它颜色的,有时重瓣;雄蕊多数,花丝结合成圆筒;子房5室,花柱5裂,柱头头状,雄蕊筒及柱头甚长,超出花冠外。蒴果卵形,有喙,光滑。花期全年。

2.6 生境分布

常栽植于庭院,亦有野生者。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7 化学成份

花含矢车菊素-二葡萄糖甙、矢车菊素槐糖葡萄糖甙和槲皮素二葡萄糖甙。

2.8 药理作用

朱槿中含甙类物质,对麻醉犬有降低血压作用,40~8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此甙(非纯品),可急剧降压,稍回升后又复降低,持续1~2小时。此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影响,脊髓犬身上同样降压。对平滑肌(大鼠、兔、豚鼠小肠,大鼠、犬及兔支气管,兔子宫等)有致痉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能收缩蛙腹直肌(0.2~1毫克/毫升),并能被筒箭毒所部分拮抗,在小肠平滑肌标本上,0.1~0.3毫克;毫升甙类物质在引起收缩以后,可转向松弛,并拮抗5-羟色胺、乙酰胆碱组织眩、氯化钡引起的痉挛。后者乃对平滑肌的直接抑制作用,与兴奋胆碱受体的致痉作用,似乎并非同一物质。

2.9 性味

甘,寒。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

③《陆川本草》:"性凉,味淡。"

④《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

2.10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

①《广东新语》:"润容补血。"

②《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

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

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

⑤《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咳血。"

2.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2.12 附方

治痈疽,腮肿扶桑叶或花,同白芙蓉叶牛蒡叶白蜜研膏敷之。(《纲目》)

2.13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扶桑花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