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灶丹

十种丹毒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ēi zào dān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vertex erysipel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飞灶丹为病名,出自《外科启玄》卷八,小儿丹毒之一,系指发于头顶部的丹[1]。宜急用葱白捣汁调芨柏散涂之[1]

小儿丹毒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2]。《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较为全面地列举了各种小儿丹毒,此后历代文献沿袭引用并加以发展,其名称计有:胎热丹毒赤游风胎毒发丹滞热丹毒、食滞丹毒伤食发丹赤丹茱萸丹、鸡冠丹、赤游丹白丹吉灶丹飞灶丹露丹殃火丹朱田火丹野火丹水激丹天灶丹胡次丹葫芦丹胡漏丹尿灶火丹水丹风丹烟火丹、废灶火丹骨火丹、家火丹鬼火丹五色油丹、油肿赤流丹、五色丹神火丹萤火丹等数十种[2]。其中除丹毒外尚包括患处皮肤发红的一些其他炎症性疾患[2]。另熛火丹、伊火丹郁火丹、留火丹、飞火丹、暴火丹、风火丹、厉火丹、赤黑丹、石火丹、野灶丹仅《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有名、证记载,后世文献未提及,故从略[2]

丹毒又名丹熛天火火丹。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3]。发无定处者名赤游丹,发于头部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名流火[3]。发于上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者多为湿热化火,亦有外伤感染所致[3]。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3]。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3]抱头火丹普济消毒饮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重证服蓝叶散黄芩元参,或漏芦汤,或消丹饮加味;外治可用复方黄连膏,或四色散敷贴,或以赤小豆一升磨筛细,或以榆树白皮作末,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若热痛焮赤甚者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搨汤外洗[3]。下肢复发性丹毒可用砭镰法放血,以泄热毒[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飞灶丹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飞灶丹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飞灶丹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