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冻结性损伤

疾病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ēi dòng jié xìng sǔn shāng

2 概述

(一)冻疮  冻疮是在寒冷潮湿的环境发生的,非冻结性局部组织损伤发生冻 疮的气温多在冰点以上(0~100C)。好发部位,多在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廊等处。局部出现红斑,弥漫性水肿,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感觉异常,灼痒,胀痛,有时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表浅溃疡,渗出浆液,并可感染化脓。

治疗基本同一、二、度冻伤。每日可用420C温水浸泡,每次20分钟,用毛巾擦干;室温保持在150C以上,并注意局部保暖,亦可用按摩或透热疗法,一般一周可愈。如有破溃感染,局部涂敷冻伤膏。我国民间验方,如用辣椒杆可花椒煎水浸泡患部,据报导效果较好。

(二)战壕足  战时长时间站立于潮湿寒冷的战壕内引起的一种足部损伤

(三)水浸足或水浸手  手和足长时间浸渍于寒冷的水中,所引起的局部损伤

(四)防空壕足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许多年老体弱的人,在防空壕(洞)内蹲坐或蜷屈时间过久,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局部血液郁积所发生足部损伤

这三种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有许多共同点。受冻温度都在组织冰点以上,受伤部位广泛,除有皮肤损伤血管变化外,尚有广泛的炎性反应,特别是肌肉神经损伤变性。临床表现:在反应前期,由于血管收缩和痉挛,血管的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开始潮红后转为苍白,受冻者足部沉重不适,继之麻木疼痛,尤以足弓部及足底部较著。反应症状更明显,首先是血管的极度扩张,充血水肿,局部发热动脉明显搏动,间或产生水疱及渗血现象。其次感觉神经紊乱,足部疼痛活动或不垂位置时加剧。反应后期,足部水肿消退,但对寒冷非常敏感,而且易于出汗活动水肿又可出现,且疼痛,影响持久站立,严重者有时可遗留足部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对以上三种损伤,早期治疗可防止感染及减轻局部组织损伤,治疗方法冻疮局部疗法相仿,可参照进行。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