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眼

中医眼科学 中医病证名 其他眼病 痘疹入眼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òu zhěn yǎn

2 概述

痘疹眼为病证名[1]。见佚名《眼科统秘》。即痘疮入眼(见《张氏医通》卷八),或痘疹入眼(出《银海精微》)[1]

痘疹入眼(smallpox involving eye)为病证名[2]。出《银海精微[2]。又称痘疹眼(见《眼科统秘》)。是痘疹期间,目赤泪出、羞明涩痛、眼闭不开、或黑睛生翳、花翳白陷黄液上冲,甚至蟹睛突起等各种眼病的统称[3]

3 痘疹眼病因病机

痘疮即今天花[4]。虽然我国现已基本消灭此病,但在接种牛痘时不慎,使痘苗误入眼内,或被接种者抓破痘疮,将痘浆带入眼内亦可发病[4]

痘疹初起,热毒浊邪薰扰清窍,引起目赤泪出,羞明涩痛,眼闭不开,或黑睛生翳[4]。名痘疮入眼(见《张氏医通》卷八),又称疮痘入目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癍疮入眼(《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小儿癍疮入眼外障[4],俗称痘花眼(见佚名《广勤轩遗稿》)。甚者黄液上冲花翳白陷蟹睛突起,严重者可失明[4]

痘症后期正气耗伤,热邪余毒攻眼所致之赤痛生翳,甚至黄液上冲花翳白陷蟹睛突起等[4]。患痘疮后,由于正气耗散,邪气乘虚入侵,随火上攻害于目,而引起赤丝,或生云翳,甚至因有余邪蕴积而造成凝脂、黄膜、花翳、蟹睛等证而目(米厌)凸者名痘后害目症(《证治准绳·杂病》)。

4 痘疹眼的治疗

痘疹入眼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退翳等。结合全身病情,选用《审视瑶函谷精草汤加银花、紫草,或《银海精微红花散谷精草石决明绿豆衣等。

治疗痘疮入眼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主,宜用红花散蛇蜕石决明绿豆衣谷精草等,并应结合痘疮之全身病情随证加减[4]

痘后害目症应根据痘后正气亏耗,余毒未尽的特点,结合眼部病情,辨证论治[4]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0.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9.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痘疹眼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痘疹眼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