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瓤

中药学 利水消肿 清热止渴 中药材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ōng guā ráng

2 中医大辞典》·冬瓜瓤

冬瓜瓤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

2.1 别名

冬瓜[1]

2.2 来源

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Cogn.的果瓤[1]

2.3 性味

甘,平[1]

2.4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利水,消肿[1]

1.治烦渴,水肿淋病。煎服:30~60g;或绞汁饮。[1]

2.煎水洗痈肿;捣敷火烫伤[1]

2.5 化学成分

本品含腺嘌呤葫芦巴碱,组氨酸维生素B、C及E[1]

3 《*辞典》·冬瓜瓤

3.1 出处

本草图经

3.2 拼音名

Dōnɡ Guā Ránɡ

3.3 别名

冬瓜练(《药性论》)

3.4 来源

葫芦种植物冬瓜的果觚。

3.5 性味

《药性论》:"味甘,平。"

3.6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治烦渴,水肿淋病,痈肿。

①《药性论》:"汁:止烦躁热渴,利小肠,除消渴,差五淋。"

崔禹锡《食经》:"补中,除肠胃中风.杀三虫,止眩冒。"

③《纲目》:"洗面澡身,去酐蹭。"

④《安徽药材》:"利小便,止烦渴,消热毒痈肿。"

⑤《广西中药志》:"敷火药伤。"

3.7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绞汁。外用:煎水洗。

3.8 附方

①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冬瓜瓤一两,曝干捣碎,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圣惠方》)

②治水肿烦渴,小便少者:冬瓜白瓤水煎汁,淡饮之。(《圣济总录》)

3.9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冬瓜瓤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冬瓜瓤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