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丸 2009年12月04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普济方》卷二○七:地榆丸

处方

地榆(微炒)当归(微炒)阿胶(糯米炒)黄连(去须)诃子肉(炒)木香(晒干)乌梅肉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陈米汤下,每日二至三次。

备注

本方原名"地榆散",与剂型不符,现据《证治准绳·类方》卷六改。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

《明医指掌》卷六:地榆丸

处方

白术半两,黄柏(炒)2钱,生地黄2钱,白芍药2钱,地榆2钱,黄芩(炒)2钱,香附2钱。

制法

上为末,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

脏毒挟湿者。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

《明医指掌》卷六

《片玉心书》卷五:地榆丸

处方

防风、乌梅肉、枳壳、阿胶、甘草(炙)、荆芥穗、黄连、生地、当归身、槐花、白术、伏龙肝、地榆。

制法

水为丸。

功能主治

小儿时常粪后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

陈米饮送下。

摘录

《片玉心书》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地榆丸

处方

地榆1两,草豆蔻3枚(炮,去皮),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肠虚腹胀,泻血不止。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10丸,草节汤送下,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