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循环

生物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n sù xún huán

2 英文参考

nitrogen cycle

3 注解

自然界中,氮素是以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开始,包括从硝酸和氨化合物蛋白质核酸,从构造简单到结构复杂的许多连续不同的物质。这些不同物质相互有关连地进行变化的现象,称为氮素循环。空气中分子态氮,被根瘤菌(rhizobium)、各种光合细菌自生固氮菌、能形成根瘤或某些蓝藻类固定形成氨氮(氮素固定)后,进一步同化。此外尚有通过空中放电而变成硝酸氧化物。绿色植物和霉菌由于不能固定分子态氮,而只能以硝酸、亚硝酸和氨的形态吸收氮,经同化作用制成蛋白质核酸等,这些构成物质在死亡后又分解成酰胺和氨等。酵母和一般细菌,从天冬酰胺和谷氨酰氨一类的酰胺构成活体,待驱体分解后再变成氨。动物和某些种类的细菌,由于不能同化无机氮素化合物,所以吸收植物合成的特定氨基酸的有机氮,再进一步变成复杂的氮素化台物。动物一般除以尿素尿酸形态排出其氮素外,死后以分解产生的酰胺或氨归还于土中。另外,腐生细菌能把酰胺、尿素尿酸等分解成氨。硝化细菌(Nitrosomonas)把氨氧化成为亚硝酸再经硝化细菌把亚硝酸氧化成为硝酸。脱氮细菌(Bacillusnitroxus),Bacillus stutzeri,绿脓杆菌(Bacteriumpyocyaneum)等把硝酸还原成为亚硝酸,继而生成分子态氮。有关这些循环的模式图,已由H.G.Lundeg-ardh,C.C.Delwiche制出。关于循环过程的全部情况和定量的测定,目前虽尚未进行,但估计主要作物吸收的氮量每公顷为50—90公斤,阔叶树每公顷为55公斤,针叶树每公顷为35—45公斤左右。旱田约25%,森林约80%要回到土壤中去。另外,除由固氮菌所固定的氮素外,由降雨或尘埃所带来的氮素化合物(NH3、NO2、NO3)中的氮,每年每公顷约有7—14公斤以上,这些也都是植物的氮素来源。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