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无皮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ū shēng wú pí

2 英文参考

skin erosion in newbo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初生无皮(skin erosion in newborn[1])为病证名[2]。是指婴儿出生后上半身或下半身发红糜烂,甚至紫黑,鼻沟、肛门阴囊等处为甚的表现[2]。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4 病因病机

小儿生下无皮,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在旧时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2]

5 症状

临床表现多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尤以鼻沟、肛门阴囊等处更为明显[2]。由于早产的多遍身红嫩光亮,面色发白,四肢不温[2]

6 辨证论治

胎元不足者,治宜调补气血,用当归饮(《医宗金鉴》:何首乌白鲜皮白蒺藜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药人参黄芪川芎),外用糯米粉扑之[2]

梅毒遗传者,宜清解胎毒,用换肌消毒饮(《医宗金鉴》: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皂刺、土茯苓金银花连翘甘草白芷苦参白鲜皮防风灯心),外敷清凉膏石灰香油)、鹅黄散黄柏石膏、猪苦胆)[2]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初生无皮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初生无皮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初生无皮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初生无皮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