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红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uán rǎn xìng hóng bān

2 英文参考

erythema infectiosum

3 概述

传染性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又称第五病,是一种由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轻型发热传染病,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盛行春季。

4 疾病名称

传染性红斑

5 英文名称

erythema infectiosum

6 别名

fifth disease;第五病第五种病

8 ICD号

B08.3

9 流行病学

传染性红斑传染源患者病毒携带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孕妇急性感染时可传播胎儿,有人已从死胎组织中检出B19病毒颗粒或其DNA。输入含本病毒的血及血制品亦可传染。小儿易感,5~10岁为感染高峰时期。全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晚冬和早春。30%~60%成年人已有B19IgG抗体。

10 病因

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其病原体细小病毒B19,初次感染病毒就可发生主动性胎盘传播。B19病毒亦被认为是慢性贫血原发性病因。长期以来,多认为本症是一种病毒传染病,但未能获得实验室方面的证据。直到1983年Andersorl等从33例传染性红斑患者血清检测细小病毒(parvirus B19;PVB19)的IgM及IgG抗体,因此认为此种病毒就是引起传染性红斑病因。后来Plummer等也在传染性红斑患者的皮疹中检测到PVDNA,且他们还发现患者某些家庭成员及其所在学校中接触者虽不出现症状,但他们皆有抗PV的IgM及IgG抗体升高。作者认为PVB19可以引起很多临床表现,包括无临床症状到典型的发疹。有一些研究发现孕妇感染PVB19可引起流产死胎胎儿水肿

11 病机

发生水疱脓疱性皮疹,导致贫血再生障碍性危象及慢性骨髓性衰竭,此可能由于此病毒侵及骨髓先祖细胞所致。

12 传染性红斑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6~14天。主要症状为皮疹,最初发生在面部,表现为两颊部对称性玫瑰色红斑,无鳞屑,边界清楚。次日于四肢近端及躯干出现皮疹,掌、趾较少。皮疹时隐时现,一天内可有几次变化。颊和生殖器黏膜可发生暗红色斑疹。常持续一周,皮疹渐消退,中央先退。成为红色环状损害。消退次序和出疹次序相同。先由面部开始,消退后不脱屑,也无色素变化。整个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大多数无其他症状,偶见微热咳嗽恶心腹泻及肌痛,眼结膜和咽部黏膜时有轻度充血,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小儿患传染性红斑的临床表现,先有发热、全身不适、咽痛鼻流涕等症状。2~3天后出现皮疹,多始于面部,很快融合成片并伴有轻度水肿,形成“巴掌脸”特殊表现。皮疹很快扩展到躯干及四肢。先为斑丘疹,后中间先褪色形成网状或花边样。皮疹可因日晒、运动、洗澡而加重,伴有瘙痒感。持续2~4天皮疹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可于数天后消退,全病程为5~9天。

成人感染HPV-B19亦有少数表现为传染性红斑者,但很少出现“巴掌脸”,皮疹亦较少。但在病后数天至数周,80%的人出现关节痛。

13 实验室检查

急性期用电镜可见到病毒颗粒,急性期或恢复早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血清咽喉分泌物中可检出特异性病毒DNA。

1.血象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可轻度减低或正常,有再障危象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可减低。

2.B19DNA检查  PCR法可从患者血清、CSF及病变组织检测到DNA,为确诊手段。

3.免疫学检查  可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B19抗原,用的更多的为检测B19的IgM抗体,病期1周时即可达高峰,持续2个月后下降,故有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IgG抗体出现稍晚,可持续很长时间,有保护作用

14 辅助检查

病理变化:表皮细胞水肿,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在血管、毛囊和汗腺周围有组织细胞浸润,但为慢性炎症改变,无诊断价值。

15 诊断

根据特殊的皮疹,面颊部有蝶形水肿性片状红斑,全身症状轻微,具流行性,一般情况较好。传染性红斑血管紫癜等疾病在局部地区流行,并与患者有接触历史者,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临床上有发热,特别是出现皮疹的患者应考虑到本病毒感染的可能。溶血性贫血患者出现再障危象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确诊必须进行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以及实验室的特异性检查,不难诊断。但临床方面有时与猩红热非常相似,后者一般情况较重,急性病容,热度高,皮疹呈全身弥漫性,草莓舌,咽喉部培养为溶血链球菌,有助于鉴别。

16 鉴别诊断

16.1 猩红热

猩红热呈急性病容,临床表现咽痛高热、皮疹为弥漫性红斑,口周有苍白圈,草梅舌及愈后脱皮等征象。帕氏征:阳性

16.2 风疹

风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明显、发热麻疹样皮疹,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16.3 麻疹

高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皮疹为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早期颊粘膜可见费克斑(Koplik斑)。

16.4 血管紫癜(vascular purpura)

患者有小儿,也有成人。首先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等,48h后出现皮疹,其特征为血管紫癜。先出现于四肢,后向躯干、颈部甚至面部扩展。紫癜持续数天即退,同时可伴有短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伴有腹痛大关节痛。组织学检查坏死血管炎亦有非坏死血管炎表现。

17 传染性红斑的治疗

对症处理,无需特殊治疗。发病时传染期已过,故不必隔离。对于儿童患病期间,以隔离为宜,至皮疹完全消退为止,一般对症治疗,局部可给予炉甘石洗剂以安抚止痒。尚无抗病毒治疗的报道。病情较重者需予以对症处理,再障危象患者可以输血治疗关节痛及指趾麻木刺痛者,可予以止痛药营养末梢神经药物。因免疫功能低下易使感染慢性化,可应用免疫增强剂病毒血症期可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小儿400mg/(kg·d),连用3~5天,如为慢性患者则每半月至1个月重复1次,可取得清除病毒的效果。

18 预后

传染性红斑多呈自限过程,预后良好。

19 传染性红斑的预防

已有研制的疫苗行动物试验,有望今后可用于预防。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传染性红斑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传染性红斑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传染性红斑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