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耆汤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梁氏总要方》:参耆汤

处方

人参 桔梗 天花粉 甘草各30克 白芍药 绵黄耆(盐汤浸)各60克 白茯苓 北五味各4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日进四服。留滓合煎。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梁氏总要方》

《万病回春》卷四:参耆汤

处方

人参(去芦)黄耆(蜜水炒)茯苓(去皮)当归(酒洗)熟地黄 白术(去芦)陈皮各3克 升麻 肉桂各1.5克 益智仁2.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

主气虚遗溺失禁。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

《万病回春》卷四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参耆汤

处方

人参 黄耆 白术 茯苓 白扁豆 山药 陈皮 葛根 半夏曲 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

主诸虚不足,盗汗。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痘疹仁端录》卷十:参耆汤

处方

人参1钱,当归1钱,苍术1钱,白术1钱,陈皮1钱,神曲1钱,炙草1钱,五味子1钱,炙耆4钱,酒柏,升麻4钱。

功能主治

诸毒脓血,大溃,大痛,大臭。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

《何氏济生论》卷七:参耆汤

处方

人参、黄耆、当归、白术(炒)、白芍药,艾叶1钱,阿胶1钱。

功能主治

妇人小产,气虚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何氏济生论》卷七

《回春》卷四:参耆汤

处方

人参1钱,黄耆(蜜水炒)1钱,当归1钱,生地黄1钱,白术(去芦)1钱,芍药(炒)1钱,茯苓(去皮)1钱,升麻5分,桔梗5分,陈皮5分,甘草(炙)3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泻痢久虚,或老人气血虚惫,或产妇用力过度,致患脱肛,以及小儿脱肛。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食煎服。

肺脏虚寒,加干姜(炒)5分。

摘录

《回春》卷四

《袖珍》卷三:参耆汤

处方

人参、甘草(炙)、白扁豆(炒)、干葛、茯苓、陈皮、白术、黄耆(炙)、山药、半夏(洗)各等分。

功能主治

虚盗汗。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袖珍》卷三

《杏苑》卷七引洁古方:参耆汤

处方

人参3钱,黄耆4钱,薄荷7分,黄连1钱,连翘7分,防风7分,升麻1钱。

功能主治

气虚不能拘摄湿热,以致下流脱肛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食前服。外以鳖头骨、五倍子焙干为末托之。

摘录

《杏苑》卷七引洁古方

《验方新编》卷十五

方名

参耆汤

组成

条参7钱,生黄耆5钱,紫苏5钱,南薄荷5钱,麦冬(去心)5钱,青蒿5钱,川芎4钱,茯苓3钱,百合2钱,生地2钱,连翘1钱。

主治

蛊毒,疳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用药禁忌

受毒极重者,戒盐、荤、女色。

附注

服药数月后,开荤、盐、近色无妨。仍旧照方服药一年,或两年、三年,至出恭食物全不变,则毒净尽矣。体虚者分两酌量减用。

《简明医彀》卷七

方名

参耆汤

组成

人参3钱,黄耆3钱,麦冬3钱,五味子7分,杜仲2钱,熟地黄2钱,山茱萸2钱,枸杞子3钱,川续断1钱,荆芥(炒)8分,阿胶2钱。

主治

血崩虚甚者。

用法用量

用河水煎3次,1日服。

《直指》卷十五

方名

参耆汤

组成

赤茯苓7钱半,生干地黄半两,黄耆半两,桑螵蛸(微炙)半两,地骨皮半两,人参2钱半,北五味子2钱半,菟丝子(酒浸,研)2钱半,甘草(炙)2钱半。

主治

心肺虚而客热乘之,小便涩数而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临熟加灯心21茎,水煎温服。

制备方法

上锉细。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