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连汤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 lián tāng

2 万病回春》卷二:参连汤

2.1 处方

人参15克 黄连30克

2.2 功能主治

主脾胃虚热,下痢噤口不食者。

2.3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水煎,一日内分数次服之。如吐强饮,但得入口下咽即好。加石莲肉9克尤效。外以田螺捣烂掩脐中,以引热下行。

2.4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二

3 《痘科辨要》:参连汤

3.1 处方

沙参2分,黄连5分。

3.2 制法

上为散。

3.3 功能主治

发热疑似之际,发惊搐者。

3.4 用法用量

以沸汤煮散服。

3.5 摘录

《痘科辨要》

4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参连汤

4.1 处方

苦参1两半,黄连(去须,炒)2两,阿胶(炙令燥)1两。

4.2 制法

上为粗末。

4.3 功能主治

湿(匿虫)痢,虫蚀下部。

4.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4.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5 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回春》卷三

5.1 方名

参连汤

5.2 别名

参连饮

5.3 组成

人参2分,姜炒黄连1分。

5.4 主治

噤口痢,胃口热甚。

5.5 用法用量

浓煎,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则再服,但一呷,下咽便开。

5.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7 附注

参连饮(《嵩崖尊生》卷九)。

6 《痢疟纂要》卷十

6.1 方名

参连汤

6.2 别名

多连饮

6.3 组成

人参川连粳米石莲肉。

6.4 主治

噤口痢,食不能入。

6.5 用法用量

水煎汤。徐徐呷之。

6.6 附注

参连饮(《医学集成》卷二)。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