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加尼克效应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ài jiā ní kè xiào yìng

2 英文参考

Zeigarnik effect

3 注解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指对中断而未完成工作不易遗忘的现象,亦即人对来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的现象。系俄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于1927年所发现,故称此名。她在实验中让被试做22件简单的工作,完成每件工作所需时间大致相等,一般只有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这两类工作顺序的安排是随机的,实验结束之后,立刻让被试回忆刚才所做的工作。结果发现,被试对未完成作业的记亿比已完成作业记忆更好。后来的研究大都证实了这种效应的存在。并出现了一些对它有影响的因素,如工作的性质和困难程度,被试的年龄和人格被试对所工作的态度等。现已确定,在儿童身上存在与蔡加尼克效应相反的现象,即有的儿童对完成的作业比未完成的作业回忆得要好,这种效应的原因,心理学家解释为未完成的工作尚留有部分追求的动机,因而促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将其完成以满足动机的倾向。目前运用此效应时往往忽略蔡加尼克原来描述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就是完成与否是用一个人自己的满意感来定义的。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