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状耳矫正术

手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ēi zhuàng ěr jiǎo zhèng shù

3 适应

杯状耳矫正术适用于6~7岁健康儿童杯状耳需手术矫正者。

4 禁忌

1.局部或全身患炎症等疾病者。

2.年龄过小,耳郭过小者。

5 准备

1.专科检查  详细检查局部畸形程度。

2.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胸部X线透视,酌情检查肝肾功能等。

3.局部浸润麻醉  儿童不合作者可用全麻。

6 方法

6.1 1.轮脚V-Y推进法

适用于轻度先天性垂耳,即耳郭上部轻度下降者。

(1)于耳轮前脚部设计V形切口

(2)按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暴露、伸直、卷曲的耳轮软骨,将松动的耳轮脚部分向上滑行推进。

(3)将V形切口做Y形缝合,以矫正轻度的杯状耳(垂耳)。

6.2 2.软骨放射状切开复位

适用于较严重的杯状耳畸形

(1)在耳郭后面做近耳根部的平行于耳轮皮肤切口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耳部软骨表面向耳轮缘进行分离,将卷曲于耳轮处的皮肤做套状脱离暴露卷曲的耳轮软骨。

(3)将卷曲的耳轮软骨做放射状切开,使之呈立起的花瓣状。

(4)于耳甲处切取弧形软骨条一片,缝合固定于耳轮花瓣状软骨上,并使卷曲花瓣伸直,呈耳轮形态

(5)复位脱套的耳轮皮瓣,缝合皮肤切口耳舟处用凡士林纱布卷做褥式缝合固定。

6.3 3.耳轮“旗”状软骨瓣复位法(Tanzer法杯状耳整形术

适用于严重的杯状耳畸形

(1)于患者耳郭后面距耳轮缘至少1cm处做一条与耳轮上缘平行的切口线。

(2)切开耳轮面皮肤、皮下组织,并沿切口做皮下组织层潜行分离,使卷曲于耳轮处的皮肤脱套。

(3)暴露分离卷曲变形耳轮软骨,设计两个软骨瓣,一蒂在内侧,一蒂在外侧。

(4)分别将两软骨瓣抬起,交叉固定缝合,形成耳舟耳轮切口缘重叠4~5mm。

(5)复位脱套的耳轮皮肤,缝合耳后切口耳舟处用“铆钉”法缝合固定。

6.4 4.术后处理

(1)用湿纱布填塞耳郭凹陷部分,耳后置小纱布块,用棉垫及绷带轻加压包扎,以维持所需外形轮廓及位置,预防血肿形成。

(2)酌情使用抗生素3~5d,术后5~7d拆线,良好外固定3~4周。

7 注意事项

注意防止下述并发症:

1.血肿

2.感染

3.双耳明显不对称。

4.皮肤、皮瓣坏死

5.复发。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