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

腧穴学 经穴分类名 八脉交会穴 特定穴 针灸学 经穴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ā mài jiāo huì xué

2 英文参考

eight convergent poin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ight confluenence point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ight confluence point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4 八脉交会穴

脾经公孙(通冲脉),心包经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申脉通阳蹻脉),胆经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外关通阳维脉),肺经列缺(通任脉),肾经照海(通阴蹻脉[2]

公孙足太阴络穴,入腹,会关元,与冲脉通;

内关手厥阴络穴,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

临泣足少阳胆经,经季胁,与带脉相通,交会于带脉五枢维道三穴;

外关手少阳络穴,上肩,经天髎肩井,与阳维脉相通;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交肩膀上,会于大杼大椎,与督脉通;

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由此分出;

列缺手太阴络穴,出肺系经别喉咙,与任脉相通;

照海:属足少阴肾经阴蹻脉由此分出。

八脉交会穴

经 属八 穴八脉会合部位
足太阴公 孙冲脉胃、心、胸
手劂阴内 关阴维
手少阳外 关阳维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足临泣带脉
手太阳后 溪督脉目内眦、颈耳、肩胛
足太阳申 脉阳蹻
手太阴列 缺任脉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照 海阴蹻

5 八脉交会穴作用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申脉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外关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照海咽喉、胸膈部疾患[2]。如这些穴位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飞腾八法[2]

八穴所属的经脉通过八脉交会穴而通向奇经八脉,因此八脉交会穴除能治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八穴中列缺公孙内关外关原为络穴,可表里同治;后溪临泣原为输穴,可主体重节痛;而申脉照海又分出阴阳跷脉,临床应用广泛,被金元时期窦汉卿标幽赋〉推举为"针道之要""流注八穴"和"交经八穴"。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