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枪杆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qiāng gǎ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枪杆

2.1 拼音名

Bái Qiānɡ Gǎn

2.2 别名

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

2.3 来源

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

2.4 性味

苦、涩,寒。

2.5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便。用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小便不利便秘疟疾

2.6 用法用量

3~5钱。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白枪杆

3.1 出处

出自《科学的民间药草》。

3.2 拼音名

Bái Qiānɡ Gǎn

3.3 别名

根根药

3.4 来源

药材基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

3.5 形态

落叶乔木,高约10m。树皮灰白色。芽裸露,密被褐色茸毛,小枝灰褐色,具纵棱,疏被柔毛和茸毛,皮孔细小,稀疏散生。叶轴上面具窄沟,均密被棕色茸毛;小叶9-15枚,革质,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3-8cm,宽1.5-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叶缘略反卷,上面密被棕色茸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和黄色绒毛,脉上与叶缘尤密,小叶近无柄。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端或上部叶腋;苞片线形,长2-3mm;花梗细,长约3mm,与苞片均密被黄色茸毛;花萼杯状,长约1mm,先端截平或浅裂而成阔三角形,微被毛;花冠白色,裂片线形,长约3mm;两性花具雄蕊2,伸出药之外;雌蕊长约2.5mm,柱状棍棒状,2浅裂。翅果匙形,翅甚扁平,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下。花期6月,果期9-10月。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3.7 化学成份

树皮含新宁碱(Sinine)[1]。

3.8 性味

苦;涩;性凉

3.9 功能主治

截疟;消食;驱虫。主疟疾虫积腹痛消化不良

3.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3.11 各家论述

《文山中草药》:清热,利尿通便。治膀胱炎膀胱结石小便不利便秘疟疾,高烧鼻衄

3.12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