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S

心肌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内科 疾病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英文参考

idiopathic hypertrophic subaortic stenosis(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概述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1]肥厚型心肌病病因尚不清楚,有明确家族遗传性,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大部分无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类似心绞痛发作,梗阻性者有头晕、近似晕厥,有猝死倾向[1]

肥厚型心肌病可表现为全心、室间隔、心室游离壁、心尖及乳头肌肥厚,其中以室间隔肥厚最常见,肥厚的心室壁可超出正常3倍以上,从而导致心室腔明显缩小。肥厚可为非对称性(占90%)、对称性(占5%)及特殊部位肥厚。有些病人可仅表现为右心室肥厚,严重者可形成右室流出道梗阻及收缩期压力阶差。根据室壁肥厚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可将本病分为3型:①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②对称性左心室肥厚;③特殊部位肥厚。根据左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将其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两型。二者的区别在于静息状态下做可引起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的动作时流出道有无梗阻,以及是否有收缩期压力阶差形成。本病曾被称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asymmetric septal hypertrophy,ASH)、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diopathic hypertrophic subaortic stenosis,IHSS)等,但由于心肌肥厚可为向心性肥厚,多数情况下并无流出道梗阻,故上述提法现已基本上被肥厚型心肌病取代。

肥厚型心肌病病程发展缓慢,预后不定。可以稳定多年不变,但一旦出现症状则可以逐步恶化。猝死心力衰竭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猝死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其出现和体力活动有关,与有无症状或有否梗阻有关,心室壁肌厚程度高,有猝死家族史,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为猝死的危险因子,猝死的可能机制包括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窦房结病变与心传导障碍,心肌缺血,舒张功能障碍,低血压,以前二者最重要。心房颤动发生可以促进心力衰竭。少数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等并发症。

3 疾病名称

肥厚型心肌病

4 英文名称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5 肥厚型心肌病的别名

asymmetric septal hypertrophy;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idiopathic hypertrophic subaortic stenosis;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6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 心肌病

7 ICD号

I42.1

8 肥厚型心肌病流行病学资料

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选择自然人群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甚少。报道的文章均是以医院的病例资料(超声或尸检)或死亡统计为基础。鉴于本病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无症状或轻型者,资料所反映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显然比实际情况为低。

中国南京人群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调查:这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的报道,也是我国惟一的一篇有关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研究报道。调查连续收集了两个5年间的发病资料:

(1)1985~1989年间,收集南京市主要医院超声诊断病人,排除了其他心脏病,对60岁以下人口进行发病研究。诊断标准为不对称心室肥厚,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1.5,或伴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5年间发现的新诊断病人132例,年均发病率为1.3/10万。

(2)1990~1994年,采用相同方法,5年间新发现病例168例,年均发病率为1.5/10万。

两次研究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病率相对一致,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6∶1。

9 肥厚型心肌病病因

肥厚型心肌病病因未明。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其依据是本病有明显的家族性发病倾向,常合并其他先天心血畸形,有些患者出生时即有本病,本病患者中可见到HLA抗原遗传基因型

9.1 遗传性因素

大约50%~5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家族史,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肥厚型心肌病遗传学说已被公认,且认为与组织相容抗原系统有密切关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HLA-DRW4,Ag,B5抗原的检出率明显增加。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协会心脏命名及分类专题委员会明确指出,是肌节收缩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了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9.2 钙调节紊乱

临床研究和实验证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钙调节紊乱,尤其是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升高与心室舒张功能有关。Wagner等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受体数量增加,反映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密度增高,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肥厚的室间隔,而且存在于厚度正常右心房心肌,提示受体的增加不是一种继发性改变,而是一种原发性缺陷。

10 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

10.1 遗传因素

肥厚型心肌病可可由多个单基因突变引起,至今已发现有7个基因、70余种突变与该病有关,其中最具特征性的是位于第14号染色体上的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突变。虽然不同的基因突变可产生类似的心肌肥厚,但有些基因突变似呈良性临床过程。约50%肥厚型心肌病病人有家族史,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见同一家族中多个成员自发地发生相同基因突变而无明确家族史者。

1989年,Jarcho等对一个大的法兰西-高加索裔家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和(或)调节功能异常可能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不尽相同,同一基因不同编码区的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亦有差异,而且同一家系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成员,也并不全部表现有心肌肥大。上述导致肥厚型心肌病遗传异质性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除遗传因素外,可能还受性别、生活习惯、运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基因型与肥厚型心肌病关系近年来亦引起人们的重视。

遗传缺陷引起发病的机制有以下设想:①儿茶酚胺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其证据为本病易伴发神经组织疾病、甲亢胰岛素分泌过多、高血压,用β受体阻滞剂有效。②胎儿期室间隔不成比例的增厚与心肌纤维排列不齐,在出生后未正常退缩。③房室传导过速导致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不同步激动和收缩。④原发性胶原异常引起异常的心脏纤维支架,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⑤心肌蛋白合成异常。⑥小冠状动脉异常,引起缺血,纤维化和代偿性心肌老前辈。⑦室间隔在横面向左凸而在心尖心底轴向左凸(正常时均向左凹),收缩时不等长,引起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和局部肥厚。

10.2 其他发病学说

毒性多肽(poison polypeptide)学说:该学说认为,由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异常多肽可与其他心肌成分结合,使正常心肌纤维生物合成发生障碍。②无效等位基因(null alleles)学说:是指基因突变可生成一种截断蛋白,使正常肌小节蛋白生成减少,从而影响到粗肌丝细肌丝结构功能,进而导致整个肌小节结构功能异常。含功能不全蛋白的心肌不能维持正常功能而导致代偿机制启动,心肌细胞c-myc、c-fos等原癌基因表达增强,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从而使心肌纤维增粗,心肌肥大。

10.3 钙通道异常

分析含α-TM基因Asp175Asn突变患者及转基因鼠的心肌纤维发现,它们对钙离子敏感性均高于正常心肌纤维。因此,在较低的钙离子浓度时肌丝的张力较正常为高,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增强。持续增强的收缩状态可诱发心肌肥厚及心肌舒张功能不全。

10.4 儿茶酚胺活性增强

研究表明,胎儿时期儿茶酚胺产生过多或活性增强可导致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以及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在肥厚型心肌病人中亦发现存在儿茶酚胺活性增强和环磷酸腺苷贮存减少;将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加入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可见心肌细胞内c-myc基因转录水平增加了5~10倍,这一反应可被α受体阻滞药阻遏,被蛋白激酶C活化剂增强,提示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可能通过α受体激活磷酸肌醇酯/蛋白激酶C途径使c-myc基因表达增加。

11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

肥厚型心肌病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心脏重量增加。心肌细胞极度肥大、排列紊乱,细胞核畸形,肌束结构破坏呈螺旋状;随病情发展,心肌纤维化成分逐渐增多,并可有冠状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

11.1 左室流出道梗阻

肥厚的室间隔于收缩期凸向左室流出道及二尖瓣前叶前移靠近室间隔,是造成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此型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旧称“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在收缩期,肥厚的心肌使心室流出道狭窄。在非梗阻型,此种影响尚不明显,在梗阻型则比较突出。心室收缩时,肥厚的室间隔肌凸入心室腔,在左心室,使处于流出道的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靠近而向前移位,引起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此作用在收缩中、后期较明显。左心室喷血早期,流出道梗阻轻,喷出约30%心搏量,其余70%在梗阻明显时喷出,因此,颈动脉波示迅速上升的升支,下降后再度向上成一切迹,然后缓慢下降。流出道梗阻在收缩期造成左心室腔与流出道之间压力差,流出道与主动脉间无压力差。有些患者在静息时流出道梗阻不明显,运动后变为明显。大约25%的患者有流出道梗阻,导致左心室与流出道之间于收缩期出现压力阶差,后者在收缩中期可达到接近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时的压力阶差水平。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二尖瓣前叶在心室收缩时前移程度,及其贴靠于肥厚室间隔上的时间,是影响流出道压力阶差及左心室射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收缩期二尖瓣前叶越早贴靠在室间隔上,压力阶差就越大,射血时间延长就越明显。此外,凡能降低左室容量的因素,如血管扩张、Valsalva动作、下蹲后突然站立等,均可诱发收缩期压力阶差出现或使其加重;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因素,如紧接室性期前收缩之后的心脏冲动等,亦可增加流出道的压力阶差;而握拳动作因增加了外周血管阻力,可使压力阶差减小。收缩期压力阶差增高,可使心排出量降低及心室充盈压升高,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晕厥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引起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亦可导致晕厥

乳头肌也可肥厚,常移位而影响正常的瓣膜功能心肌高度肥厚时,左心室腔减小。不成比例的心肌肥厚常使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少数可达3。有一种变异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尖区的心肌肥厚较著。此型的心包下冠状动脉正常,但心室壁内冠状动脉数增多而管腔狭窄。显微镜下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畸形细胞分支多,线粒体增多,心肌细胞极度肥大,细胞糖原含量增多,此外,尚有间质纤维增生。电镜下见肌原纤维排列也紊乱。2/3患者二尖瓣叶增大增长,与二尖瓣前叶相对处的左室内膜壁上有一纤维斑块是二尖瓣与室间隔碰击所致。各年龄均可发生本病,但心肌肥厚在40岁以下者比40岁以上者严重,此种肥厚与年龄的关系原因未明。随病程发展,心肌纤维化增多,心室壁肥厚减少,心腔狭小程度也减轻,呈晚期表现。

11.2 舒张功能异常

肥厚的心肌顺应性减低,扩张能力差,使心室舒张期充盈发生障碍,舒张末期压可以升高。舒张期心腔僵硬度增高,左室扩张度减低,由此心搏量减少,充盈增高且压迫心室壁内冠状动脉。快速充盈期延长,充盈速率与充盈量均减小。

11.3 心肌缺血

由于心肌需氧超过冠状动脉血供,室壁内冠状动脉狭窄,舒张期过长,心室壁内张力增高等引起。心肌肥厚、心室舒张期顺应性降低及左室充盈压增高,可引起气短,特别是活动心慌气短;心排出量降低导致的心率加快进一步缩短左室充盈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降低心脏的储备功能和运动耐量。晚期心肌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但以舒张期心肌松弛异常为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脉血流的增加不适应室壁增厚的程度,不能满足肥厚心肌的需氧量,从而导致相对性心肌缺血,故心绞痛相当常见。长期缺血可使肥厚的心肌变性萎缩纤维化,丧失收缩能力,最终导致左室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12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决定于左心室流出道有无压力阶差及阶差的程度。

12.1 症状

12.1.1 (1)劳力性呼吸困难

约80%的病人于劳累后出现呼吸急促,这与左室顺应性差,充盈受阻,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及肺淤血有关。

12.1.2 (2)心前区闷痛

约2/3病人出现非典型的心绞痛,常因劳累诱发,持续时间长,对硝酸甘油反应不佳,可能由于肥厚的心肌血量增加,冠状动脉血供相对不足,故有心肌缺血表现。

12.1.3 (3)频发一过性晕厥

1/3病人发生于突然站立和运动后晕厥,片刻后可自行缓解,此症状可以是病人惟一的主诉发生晕厥的原因认为:①由于左室顺应性差和流出道梗阻,造成心排血量降低,导致体循环、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②体力活动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肥厚的心肌收缩力增加,致使左室顺应性进一步降低,舒张期血液充盈更少,流出道梗阻更加重,心排血量更减少,故病人常感心悸乏力

12.1.4 (4)猝死

多数学者认为有下列情况为猝死高危者:①发生心脏骤停的幸存者,且有室颤证据;②发生过持续性心动过速的病人;③有猝死家族史;④有高危性的基因突变(如Arg403Cln突变);⑤幼年发病者;⑥心肌肥厚显著者;⑦运动引起的低血压

12.1.5 (5)心力衰竭

在病情晚期,可出现左、右心力衰竭症状,如气喘心慌、不能平卧、肝脏增大、下肢水肿等等。

12.2 体征

心前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最为常见,这种杂音来自于室内梗阻,杂音的响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可随不同条件而变化(表1),杂音部位在胸骨左缘3、4、5肋间或心尖区内侧,为粗糙的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可伴震颤,半数病人心尖区有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反流性杂音,有些可闻及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少数病人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杂音,可能因左室舒张期顺应性差,舒张充盈受阻,舒张压增高,而造成二尖瓣开放受阻。有的病人在主动脉瓣区可听到舒张早期杂音,系由于室间隔肥厚使主动脉环偏斜所致。

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由于心室腔对称性肥厚,静息和激发时无室内压差,所以在胸骨左缘及心尖区无收缩期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轻微杂音,系左室充盈受阻所致。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人,临床上常利用改变心室内压差造成杂音的强度、长短变化来协助诊断(表1)。

13 肥厚型心肌病的并发症

肥厚型心肌病发生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动脉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3.1 心律失常

肥厚型心肌病易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为其突出特点。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也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或停搏、可引起猝死

13.2 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主要死亡方式,猝死占死亡病例的一半以上,有报道猝死占死亡病例的78%,猝死的原因为严重心律失常,主要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13.3 动脉栓塞

肥厚型心肌病易并发动脉栓塞发生率约9%,形成血栓的主要部位是左心耳,进展到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也可以在左心室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形成栓子,造成动脉栓塞,以脑栓塞多见。

13.4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发生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生率约5%~10% ,感染灶好发于二尖瓣、主动脉瓣、室间隔上部接触性损伤部位的心内膜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极少见。

13.5 心力衰竭

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心肌肥厚,心室舒张的顺应性降低,早期即可引起左心舒张功能不全,左室舒张末压和左心房压升高;随病情进展,可伴发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出现严重心力衰竭症状,称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发生率约14%~16%。

14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对于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主要依据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及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是极为重要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此外,许多物理检查技术亦有诊断价值,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从蹲位突然直立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蹲位可使静脉回流增加,主动脉压力升高以及心室容量增加,缩小左心室与流出道的压力阶差,从而使杂音减轻,而突然直立相反作用,可引起流出道梗阻加强,杂音增强;此外Valsalva动作亦可使杂音增强。

对无症状或有类似冠心病症状者,特别是年轻患者,结合特征性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可做出诊断。阳性家族史亦有助于诊断。

14.1 症状

(1)运动后有头晕晕厥心悸心绞痛症状[1]

(2)晚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1]

14.2 体征

梗阻性者可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听到收缩期喷射样杂音[1]

14.3 辅助检查

14.3.1 心电图

多有ST-T改变,左室高电压,部分有深而窄的Q波。需要陈旧性心肌梗死相鉴别[1]

最常见的异常为左心室肥厚及ST-T改变,深而倒置的T波,有时很类似“冠状T”,若见于年轻的患者应警惕肥厚型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常见,异常Q波的发生率为30%~50%,大而深的Q波可出现在胸前左心室导联,但也可出现在任何肢体导联上。Q波的存在与否和梗阻的程度关系不大,Q波产生的机制不很清楚,但心肌纤维的排列紊乱,纤维变性,心电活动在室间隔及左室中异常的传导途径,均可能是产生异常Q波的原因。

①ST-T改变见于80%以上患者,大多数冠状动脉正常,少数以心尖区局限性心肌肥厚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异常而有巨大倒置的T波。②左心室肥大征象见于60%患者,其存在与心肌肥大的程度与部位有关。③异常Q波的存在。V6、V5、aVL、Ⅰ导联上有深而不宽的Q波,反映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不须误认为心肌梗塞。有时在Ⅱ、Ⅲ、aVF、V1、V2导联上也可有Q波,其发生可能与左室肥厚后心内膜下与室壁内心肌中冲动不规则和延迟传导所致。④左心房波形异常,可能见于1/4患者。⑤部分患者合并预激综合征(图1)。

图1 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心电图

I、aVL、V4V5V6导联均有异常Q波是由于肥厚的室间隔引起较大的向右的心室起始除极向量所致,V1V2为RS波型,R波较高,为上述各导联Q波的相应变化。

14.3.2 超声心动图

可见对称或不对称的心肌肥厚,室间隔厚度≥18mm伴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可区分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结合超声或心导管检查显示左心室与流出道压力阶差,即可确诊[1]

(1)室间隔肥厚,室间隔活动度差,心室腔变小,左室收缩期内径缩小,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厚度之比>1.3~1.5。

(2)左室流出道狭窄,一般<20mm。

(3)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时常向前移动和肥厚的室间隔相接触。这种前移开始于收缩期的前1/3末,在收缩期中1/3呈平台样和室间隔接触,形成流出道狭窄,而在收缩期的后1/3时退回原位。

(4)在舒张早期二尖瓣开放,前叶再次接触室间隔,且在舒张期时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之间的距离较正常者小。

(5)主动脉瓣在收缩期提前关闭,等容舒张期时间延长,它反映了心室肌的顺应性降低。

运用多普勒法可以了解杂音的起源和计算梗阻前后的压力差(图2)。

图2 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M型超声心动图

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CD段上翻,左室输出道明显变窄。

14.3.3 CT、MRI

心肌肥厚和心室腔变小的表现[1]

14.3.4 X线检查

心脏轻度增大,以左室为主,左房也可扩大。

14.3.5 左心室造影

显示左室腔缩小变形,主动脉瓣下呈S形狭窄,心室壁增厚,室间隔不规则的增厚突入心腔,左房也可同时显影。心室造影除了上述现象外,心影尚可显示不同的形态,如主动脉瓣下肥厚型、心尖肥厚型、中间部肥厚型等等。

14.3.6 心导管检查

心导管检查示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有左室流出道梗阻者在心室腔与流出道间有收缩期压力差。

14.3.7 心内膜心肌活检

荧光免疫法测定法发现肥厚心肌儿茶酚胺含量增高。组织学发现肥厚部心肌排列紊乱的奇异的肥大心肌细胞

15 需要肥厚型心肌病鉴别的疾病

肥厚型心肌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5.1 主动脉瓣狭窄

鉴别要点为:①收缩期杂音位置较高,以胸骨右缘第2肋间为主以及胸骨左缘2~4肋间明显,杂音向颈部传导,用改变心肌收缩力和周围阻力的措施对杂音响度改变影响不大。②主动脉瓣第二音减弱;③可出现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④X线示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可有钙化影;⑤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主动脉瓣病变;⑥左心导管检查左心室与流出道之间无压差,而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收缩期压差。

15.2 冠心病

心绞痛及ST-T改变及异常Q波,需鉴别:①冠心病发病年龄多数在中年以上;②胸骨左缘杂音只有在心肌梗死所致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时才出现,多伴血脂增高,特别发生中年后,虽然根据本病特征性体征及肥厚型心肌病典型的超声图像可以诊断,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约有10%~15%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有时必须做冠脉造影才能明确诊断。

15.3 室间隔缺损

胸骨左缘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可导致两病混淆,鉴别点:①应用药物杂音激发试验,肥厚型心肌病可使杂音增强或变弱,室间隔缺损则杂音无变化;②超声多普勒可显示室间隔连续中断及左向右分流的血流频谱

15.4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杂音相似,但多为全收缩期,血管收缩药或下蹲使杂音加强,常伴有心房颤动,左心房较大,超声心动图不显示室间隔缺损

16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

16.1 治疗原则

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狭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少猝死[1]

①缓解症状:包括心悸头晕气促、心前区疼痛等,应改善心衰和血流动力学效应

②预防猝死:对无症状,如室间隔肥厚不明显、心电图正常者,且静息时无梗阻症状、无晕厥史者,可随访观察,毋须特殊治疗。

16.2 一般治疗

(1)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即使休息时无明显梗阻的病人,在情绪激动时或体力劳动时,也可能出现梗阻症状或原有的梗阻症状加重。

(2)慎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及措施,这点有别于其他心脏病,特别当出现心功能不全时,洋地黄制剂及利尿药使心室收缩力加强及血容量减少,反可加重心室内梗阻,若心衰时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可以用洋地黄

16.3 内科药物治疗

16.3.1 β-受体阻滞药

β-受体阻滞药仍为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首选药物,因本病患者心肌儿茶酚胺敏感性较高,β-受体阻滞药可阻断儿茶酚胺作用,降低心肌收缩力,并可通过减慢心率,延长心室舒张充盈期,增加舒张期充盈量,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并有预防、治疗心律失常作用。此外,由于β-受体阻滞药能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心室充盈,并通过负性肌力作用减少心肌耗氧量,故能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心绞痛,改善运动耐量,并可防止运动时伴随的流出道梗阻的加重,尤其适用于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据资料显示,β-受体阻滞药可使33%~50%患者症状改善,以普萘洛尔心得安)应用历史最长,可自30mg/d起,逐渐增加至120mg/d,或直至静息态心室率不低于60次/min为最大有效剂量,维持应用,至2年常可见疗效。近年来亦有应美托洛尔(25~100mg/d)逆转心肌肥厚。

起始量现小剂量美托洛尔阿替洛尔12.5mg,一日2次,普萘洛尔10mg,一日3次[1]比索洛尔2.5mg,每日1次,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最大耐受量(静息心率小于60~65次/分),每日剂量个体差异极大[1]

原则上β受体阻断药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不联合应用,尤其在老年人,以免过度降低心率[1]

16.3.2 钙通道阻滞药

钙通道阻滞药是治疗有症状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药物。该药可选择性抑制细胞膜Ca2内流,降低细胞Ca2利用度和细胞膜Ca2的结合力,减轻细胞内钙超负荷,减少心肌细胞内ATP的消耗,干扰兴奋收缩耦联,抑制心肌收缩,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的非同步性,减轻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从而有利于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长期应用可获良好疗效。

钙通道阻滞药中以维拉帕米最为常用。当β-受体阻滞药无效时,改用维拉帕米后60%的病人症状可得到较好改善,这与维拉帕米能更好地减轻流出道梗阻,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有关。钙通道阻滞药应避免与β-受体阻滞药联合使用,但对伴有明显流出道梗阻和(或)明显肺动脉压升高或严重舒张功能异常者,可谨慎合用,但应避免血流动力学发生严重改变。此外,其他钙通道阻滞药如地尔硫也可用于肥厚型心肌病,而硝苯地平则因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导致血压下降,流出道梗阻增加,对肥厚型心肌病不利,应避免使用。

应选用降低心肌收缩力较强,而扩血管降压作用较弱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口服,起始量1次40mg,一日3次,滴定至480mg/d;或地尔硫䓬口服起始剂量,30mg,一日3次,逐渐加量,目标剂量需个体化[1]。对压力梯度高、严重心衰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慎用[1]

16.3.3 心力衰竭的治疗

对伴有严重心力衰竭症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在应用β受体阻滞药或维拉帕米的基础上适当加用利尿药,以改善肺淤血症状,但因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利尿,影响心室充盈。

16.3.4 房颤的治疗

约20%的成人患者可合并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并发症,亦为导致血栓性栓塞心力衰竭与死亡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房颤时过快的心室率可降低心室的舒张期充盈,减少心排量,从而导致本病恶化,故应积极治疗。房颤一旦发生应立即复律,或至少控制心室率,以改善多数患者症状胺碘酮对恢复及(或)维持窦性心律是有效的,β-受体阻滞药或维拉帕米亦可有效控制心室率。此外,对慢性房颤或反复阵发性房颤患者还应予以抗凝治疗。

快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给予胺碘酮,首剂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在20分钟内滴入(滴入时间不得短于10分钟),继以每分钟1~1.5mg维持,疗效差者应尽快转院[1]

16.3.5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感染性心内膜炎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并发症,且与疾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有关,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左室流出道梗阻,使左心室射血流速高且形成湍流、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前向运动与室间隔反复接触,以及二尖瓣反流等,造成慢性心内膜损伤,构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基础。赘生物可发生于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及室间隔与二尖瓣接触处。有报道肥厚型心肌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约为0.5%~5%,其中伴左心房明显增大(≥50mm)者发生率更高。因此,对伴有左心房扩大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16.3.6 猝死的防治

胺碘酮对防治肥厚型心肌病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效,且可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量。肥厚型心肌病容易发生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猝死,这可能与其心肌细胞排列异常及心肌纤维化导致的心电生理异常有关。猝死发生于无症状症状极轻的患者,或左心室肥厚程度亦不十分严重的患者,与左室流出道梗阻也无明显的相关性。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猝死与某些类型的基因突变有关。在临床上,凡是有肥厚型心肌病早逝家族史者、有不可解释的反复晕厥史者、反复发作的非持续性室速或持续性室速者、有严重的弥漫性左心室肥厚(室壁厚度≥30mm)者,以及运动后血压出现异常反应等,均认为系猝死的高危患者,对这些患者主张都应用胺碘酮或安置ICD作为一级预防;而对有心脏骤停复苏史者及反复发生的持续性室速者,ICD是防治猝死的首选。

预防心律失常发作可以口服胺碘酮,按照第1周200mg,一日3次,第2周200mg,一日2次,然后200mg,一日1次长期维持的方案治疗[1]

16.3.7 其他

症状明显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其他干预方式如手术、酒精消融或双腔起搏治疗等,以达到减轻流出道梗阻、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16.3.7.1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其适应证为有明确的流出道梗阻,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厚度之比>1.5,静息态压力阶差≥50mmHg,伴严重心力衰竭且内科治疗疗效不佳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手术的目的在于增宽左室流出道,消除和(或)松解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流出道的压力阶差,同时改善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及其与室间隔的接触。但对那些仅在某些诱发因素存在时才出现明显压力阶差的患者,是否手术尚有争议。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方式是经主动脉途径的室间隔部分心肌切除术和室间隔心肌剥离扩大术。对室间隔基底段肥厚患者,一般采用主动脉切口途径,选择主动脉右冠瓣与左冠瓣交界下切除(Bigelow切除术)或主动脉右冠瓣下方切除(Morrow切除术);对伴有二尖瓣前叶明显延长的患者可同时行心肌切除及二尖瓣前叶缝折术,以减少术后二尖瓣前移的异常;对室间隔仅有轻度增生,前间隔基底部增厚≤18mm者,心肌切除术有较高的导致室间隔穿孔的危险,选择手术应谨慎;对合并二尖瓣病变(如二尖瓣脱垂)造成严重二尖瓣反流者,乳头肌异常插入二尖瓣前叶形成心室腔中部梗阻者,以及Morrow术后症状仍较严重或流出道梗阻未能明显缓解者,应行二尖瓣置换术

多数患者术后症状可缓解,二尖瓣关闭不全及流出道压力阶差几乎可完全消失。北美及欧洲各治疗中心约1500例手术资料表明,70%以上的病人流出道的压力阶差术后可完全消除或明显减轻,症状改善可维持5年或5年以上。

手术并发症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中5%需安置永久起搏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反流、心律失常与进行性左心室功能异常等。随着外科手术方法的改良以及术中应用超声心动图指导室间隔切除的部位与程度,已使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及术后死亡率为8%。近年来,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手术死亡率已降至2%以下。老年人或联合其他心脏手术时,其危险性增加。

目前认为手术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其能否改善本病的预后尚无明确定论。

16.3.7.2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

PTSMA术是近年来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1994年,Gietzen等发现经导管暂时阻断左冠脉第一间隔支可缓解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流出道梗阻,1995年Sigwart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该法是向肥厚室间隔相关的供血支(多为左冠脉前降支第一间隔支)内缓慢匀速注入96%~99%的无水酒精0.5~3.0ml,使其产生化学性闭塞,导致前间隔基底段心肌梗死,使该处心肌变薄,从而减少或消除左心室肥厚及流出道压力阶差,减轻症状。目前,国际上经近千例PTSMA治疗观察表明,近、中期疗效较可靠,临床症状的改善与间隔切除术相当,对左室压力阶差的改善比起搏治疗更有效。如Seggewiss等报道80%的患者PTSMA后左心室压力阶差较术前减少50%以上,3个月后可有更进一步的改善;45%的患者左心室压力阶差消失,平均心功能也明显好转。

PTSMA的主要适应证为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手术,伴有室间隔厚度≥18mm,主动脉瓣下梗阻,静息态时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mHg,或虽静息态时压力阶差仅30~50mmHg,但应激时≥70mmHg,症状严重且无左心室扩大的O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症状较轻者,以及合并严重二尖瓣病变、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者均不适应于本法治疗;年幼或高龄者亦须慎重考虑。

PTSMA最主要的并发症为非靶区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术中心肌声学造影可使PTSMA获得更好疗效,并可避免非靶区域的误消融,减少并发症,特别是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需植入永久起搏器者已从25%降至13%。但酒精消融可引起室间隔瘢痕形成,其诱发威胁生命的室速倾向与猝死危险,以及该术对左心室功能的长期影响,尚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研究证实。本方法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应在有经验心脏中心开展,并严格选择病例。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肥厚室间隔相关的供血支,确切的疗效评价有待更多病例的长期随访结果。

16.3.7.3 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DDD)治疗

目的是通过房室同步、改变心室激动顺序,使最早的心室激动从右心室心尖部开始,导致肥厚的室间隔向右心腔靠移,从而减轻左室流出道狭窄,并避免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

早期的非双盲对照研究显示,DDD心脏起搏可改善症状及降低左室流出道梗阻,并有5年后血流动力仍在改善的报道。1997年以来有几个随机双盲交叉临床试验,包括欧洲12个中心的随机双盲PIC(Pacemaker in cardiomyopathy)研究及MPATHY研究等,都以AAI起搏方式作为对照,评估DDD起搏的疗效。多数结果显示,DDD起搏后左室流出道梗阻、生活质量与运动耐量均较基础状态有明显好转,压力阶差的改善较对照组为好;但也有报告36%左右患者症状无改善、甚或恶化,40%患者左室流出道梗阻无明显下降甚或增高,提示DDD起搏对症状与压力阶差改善的不恒定性。因此,对DDD起搏治疗的确切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尚不能作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DDD起搏治疗的指征是限于有症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或无手术或消融指征者,或具有高危因素又不愿意接受手术者,以及有其他需行起搏治疗指征的患者

16.4 转诊

以下情况需转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处理[1]

(1)症状、体征或心电图怀疑此病者应转院确诊[1]

(2)有家族史,尤其是晕厥猝死家族史者应转院进行家系调查,猝死高危者需给予胺碘酮口服或植入自动复律除颤起搏器(ICD)[1]

(3)梗阻严重者需转院评价是否具有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的指征[1]

17 注意事项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运动负荷试验的禁忌[1]。且慎用各种使梗阻加重的药物,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快速房颤者除外)[1]

18 肥厚型心肌病的预后

肥厚型心肌病自然病史有高度差异。许多患者病程较缓慢,可多年无症状长期生存,但猝死发生于病程中的各个时期。有些患者症状或出现症状后不久即猝死,尸解才确诊本病。Goodwin认为多数患者可存活数十年。部分无心力衰竭的女性患者在内科治疗和严密观察下往往能胜任妊娠与生育。

有报道资料显示,50%~70%的患者随访数年病情仍然保持稳定,其中20%~30%的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有人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平均随访5~8年,结果病死率为10%~40%,有部分病例经治疗后病情获得改善。Koga等报道日本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5年随访的年病死率为2.3%~2.9%,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死率仅为0.3%,约1/10的患者逐渐发生左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最后类似扩张型心肌病被称为扩张期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的年病死率为2%~4%,而儿童可高至6%,其中约半数为猝死。目前认为猝死主要由于严重心律失常及急剧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虽有一些猝死危险因素的预测,但无症状者也会猝死,因致命性心律失常多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并发于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快速型心房颤动

多数学者认为,肥厚型心肌病的预后多数较好,但约50%可出现猝死,其他死亡的原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Cecchi对33例肥厚型心肌病心脏骤停成功复苏的患者进行了长期观察,其中约60%的患者在以后的22年中存活,但约1/3预后不好,发生猝死或死于心力衰竭

19 肥厚型心肌病的预防

由于病因不明,预防较困难。超声心动图检出隐性病例后进行遗传资料可作研究。为预防发病应避免劳累、激动、突然用力。在肥厚型心肌病预后的因素中,合理的生活指导是有利的因素。本病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避免使用正性肌力药及扩张血管药物注意入浴时间不宜过长、禁止烟酒、防治感染,以改善预后,预防要求具体如下:

1.肥厚型心肌病一经确诊,不管其有无左室流出道梗阻均不能参加剧烈活动

2.以下为高危患者,除限制参加剧烈活动外,需进行预防性治疗:①Holter显示有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速;②在40岁以前其家族中有由于肥厚型心肌病猝死者;③曾出现意识丧失晕厥;④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6.67kPa(50mmHg);⑤运动诱发低血压;⑥重度二尖瓣反流,左房内径≥50mm,阵发性心房颤动;⑦有心肌灌注异常证据。其改善预后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包括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胺碘酮等的应用。

3.本病患者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因此在拔牙、心导管检查时可能增加感染机会的情况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防止此类并发症。

22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5-137.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