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 300.29—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9部分:钒及其化合物 2018年02月12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基本信息

ICS 13.100

C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300.29—2017 代替GBZ/T 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9部分:钒及其化合物》(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Part 29: Vanadium and its compound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11月09日发布,2018年05月01日起实施。

前言

本部分为GBZ/T 300的第2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T 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钒及其化合物》。本部分与GBZ/T 160.24—200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删除了催化极谱法;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分光光度法

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起草人:武皋绪、赵承礼。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6105-1995;

——GBZ/T 160.24—2004。

标准正文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9部分:钒及其化合物

1 范围

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钒及其化合物(包括五氧化二钒和钒铁合金等)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 钒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钒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钒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化学物质

化学文摘号

(CAS号)

元素符号/

分子式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Vanadium )

7440-62-2

V

50.94

五氧化二钒

(Vanadium pentoxide)

1314-62-1

V2O5

181.9

钒铁合金

(Ferrovanadium alloy)




4 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分光光度法

4.1 原理

空气中气溶胶态钒及其化合物(包括五氧化二钒和钒铁合金等)用微孔滤膜采集,酸消解后,在盐酸溶液中,钒离子与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用氯仿萃取后,用分光光度计在530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

4.2 仪器

4.2.1 微孔滤膜,孔径0.8μm。

4.2.2 大采样夹,滤料直径为37 mm或40 mm。

4.2.3 小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 mm。

4.2.4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 L/min~2 L/min和0 L/min~10 L/min。

4.2.5 烧杯,50 mL。

4.2.6 控温电热器。

4.2.7 刻度分液漏斗,100 mL。

4.2.8 具塞比色管,10 mL。

4.2.9 分光光度计,具1 cm比色皿。

4.3 试剂

4.3.1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试剂为分析纯。

4.3.2 硫酸,ρ20=1.84 g/mL。

4.3.3 硝酸,ρ20=1.42 g/mL。

4.3.4 高氯酸,ρ20=1.67 g/mL。

4.3.5 磷酸,ρ25=1.68 g/mL。

4.3.6 盐酸,ρ25=1.18 g/mL。

4.3.7 高锰酸钾溶液,2.5 g/L。

4.3.8 氨基磺酸溶液,0.5 g/L。

4.3.9 饱和氟化钠溶液。

4.3.10 氢氧化钠溶液,50 g/L。

4.3.11 硫酸溶液,50%(体积分数)。

4.3.12 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氯仿溶液,2.5 g/L:0.25 g 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溶于氯仿,稀释至100 mL。

4.3.13 标准溶液:用水稀释国家认可的钒标准溶液成10.0μg/mL钒标准应用液。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4.4.1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4.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

4.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1.0 L/min流量采集2 h~8 h空气样品。

4.4.4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4.4.5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个样品空白。

4.5 分析步骤

4.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微孔滤膜放入烧杯中,加2.5 mL硫酸和5 mL硝酸,盖好表面皿,在控温电热器上200℃左右缓缓消解至溶液透明。取下稍冷,小心加入5滴高氯酸,继续消解至冒白烟时为止;取下放冷后,加2 mL磷酸和5 mL水,再加热至有气泡逸出,并冒白烟为止。用水定量转移消解溶液入具塞比色管中,并稀释至10.0 mL。取5.0 mL样品溶液于刻度分液漏斗中,加7 mL水,供测定。

4.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5支~8支刻度分液漏斗,分别加入0.0 mL~5.0 mL钒标准应用液,各加水至10.0 mL,配成0.0μg~50.0μg含量范围的钒标准系列;向各标准管加入1.0 mL硫酸和1.0 mL磷酸;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溶液呈稳定的淡红色,放置2 min。加入2 mL氨基磺酸溶液和2 mL饱和氟化钠溶液,随即加入8 mL盐酸,使最后溶液为4 mol/L盐酸,再加水稀释至25 mL,摇匀。加入5.0 mL 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氯仿溶液,振摇2 min。放置分层后,用滤纸条擦去分液漏斗下口管内水分,将氯仿层放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于530 nm波长下,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管的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对相应的钒含量(μg)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

4.5.3 样品测定:从向各样品管和样品空白管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开始,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钒的含量(μg)。若样品溶液中钒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水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4.6 计算

4.6.1 按GBZ 159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6.2 按式(1)计算空气中钒的浓度:

公式.PNG

式中:

C——空气中钒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M——测得的5mL样品溶液中钒的含量(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μg);

V0——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

4.6.3 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按GBZ 159规定计算。

4.7 说明

4.7.1 本法按照GBZ/T 210.4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本法的定量下限为0.2 μg/mL,定量测定范围为0.2 μg/mL~5 μg/mL;以采集75 L空气样品计,最低定量浓度为0.027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0.6%~5.0%,平均采样效率≥95%,平均消解回收率为93.9%。

4.7.2 在样品处理时,加入磷酸后,加热温度不能过高,消解时间不能过久,否则易出现胶状物质,影响测定。

4.7.3 盐酸浓度对络合物的萃取有很大影响,合适酸度为4 mol/L盐酸溶液。

4.7.4 四价钛不干扰测定。20 μg六价铬和200 μg三价铁干扰测定。加入2 mL 100 g/L六偏磷酸钠,可消除铁的干扰。

标准全文下载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29 部分:钒及其化合物.pdf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